中國基金報 泰勒
由于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各種芯片缺貨、漲價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了,導致多個產業大受影響,特別是消費電子、汽車等。美國現在開始下手整治,對臺積電、三星等幾家芯片大廠采取行動。
據報道,日前,美國要求相關企業在45天內,繳交相關數據,包括庫存、銷售及客戶等商業機密。而對于不愿意提交商業數據的公司,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如果企業不愿意提交,我們的(政策)工具箱里還有其他方法能讓他們把數據交給我們。”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可能采取強制手段讓企業交出相關數據。
韓國不愿提供芯片機密
美國:別逼我走那一步
針對美國政府要求三星等企業,45天內交出半導體庫存、訂單等商業機密一事,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10月13日表示,企業不會輕易提供高度機密的信息。而美國商務部長直言,“如果他們不愿意提交數據,我們還有其他辦法,我希望我們不要走到那一步”。
今年9月末,美國政府召開全球芯片業峰會,欲尋求化解芯片短缺局面的良方,包括英特爾、臺積電、蘋果、微軟、三星電子和福特等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線上會議。在會議期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需要更多有關芯片供應鏈的信息,以提高對危機的認知水平,并確定造成芯片短缺的原因。
這一要求引發廣泛不滿和擔憂。隨著韓國國內呼吁政府保護半導體企業的聲音愈發強烈,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也于10月13日明確表態,企業“不會輕易提供”高度機密的信息。
第三次會議,白宮想要更多——它開始直接對與會的企業代表施壓。 參與第三次供應鏈會議的廠商包括蘋果、微軟等科技公司,美光、三星、臺積電、英特爾、格芯、安晟培等芯片廠商,以及戴姆勒、寶馬、通用、福特、斯特蘭蒂斯等汽車廠商。白宮分別針對供應鏈的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要求上述企業在45天內填寫調查問卷,提供芯片庫存和銷售數據。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在峰會上表示收集該數據的原因在于“提高處理危機的透明度,并確定導致短缺的根本原因”。 這次索要數據被形容為“自愿”,但雷蒙多并不覺得有什么必要進行掩飾,報道引述韓國《經濟日報》消息,雷蒙多在半導體高峰會上宣稱,美國政府需要更多有關芯片供應鏈的信息,以“提高處理危機的透明度,并確定導致短缺的根本原因”。然而,當雷蒙多被問及若企業不愿配合美國政府繳交數據時,會如何處理,雷蒙多聲稱,“我們的工具箱有很多方法能讓業者繳出數據,雖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必定會采取行動。” 該韓媒稱,美國要求相關企業在45天內,繳出公司相關數據,包括庫存、銷售及客戶等商業機密,這樣的要求將使公司陷入困境。業界人士表示,“向外界披露良率信息,意味著公開自己的半導體技術水準,這類的信息可能會導致代工廠在議價過程中處于不利位置。” 臺積電回應 臺積電9月30日稱,一定不會損及客戶及股東權益,“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信息”。 1、美國“公開征詢各界意見”,涉及面廣,并非針對晶圓代工廠,也不只是關乎臺積電一家; 2、 美國商務部網站已經在官網公開了26個問題,屬于自愿答復,而非強制性作答; 3、業者在答復時,仍然是有模糊空間的,臺積電明確,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 而另一方面,臺民進黨當局卻對此事裝聾作啞,不僅不站出來維護臺灣企業的利益,甚至還反過來幫著美國說話。 臺“經濟部長”王美花9月30日接受采訪時對此事不作表態,將球踢給了臺積電,稱具體怎么做“要看企業”,“企業自己考量什么信息可公開、什么信息不公開,但目前細節如何還不清楚。” 到了10月1日,王美花開始幫美國說話了,她聲稱這件事是企業“自愿性質”提供的,美國也不是針對臺積電一家,所有廠商都要提供相關信息。她還幫美國政府背書,稱已經得到美方保證,不會把資料泄露公開出去。 臺灣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怒批道,臺積電對臺灣人民“有情有義”,經濟部門的回應“無情無義”,這讓人質疑:“這個‘政府’有沒有能力?連幫臺積電講幾句話都做不到,還需要‘政府’做什么?” 臺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對比了韓國政府應對此事的做法后,怒批民進黨當局:“韓國還有美國駐軍呢,結果人家是據理力爭積極協商;而我們的‘政府’還要廠商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那要你這個‘經濟部長’干什么呢?吃閑飯的嗎?看到美國,整個蔡英文‘政府’就像龜孫子一樣,看到人家就腿軟下跪。” 前國民黨民代孫大千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不管是催疫苗,還是護芯片,民進黨只要碰到美國,民進黨就只會裝聾作啞、一聲不吭。 據證券時報報道,臺積電10月14日下午公布了三季度業績。三季報顯示,臺積電營收4146.71億新臺幣(約合951億人民幣),市場預期4135.6億新臺幣,去年同期3564.26億新臺幣;凈利潤1563億新臺幣(約合358億人民幣),市場預期1494.73億新臺幣,去年同期1373.1億新臺幣;這意味著,公司每天凈賺近4億元人民幣。 臺積電還預計其第四季度銷售額154億美元至157億美元。預計第四季度毛利率51%至53%,市場預估51%。營業利益率39%至41%,市場預估40.3%。另外,臺積電仍然預測全年資本支出300億美元。 有投資者問及華為是否將進行庫存修正,臺積電回應稱,不排除華為有此行為,但據了解,華為依舊處于產能緊張狀態。即使華為有庫存修正,對臺積電影響有限。 面對競爭對手壓力,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指出,不評論競爭對手的技術藍圖,不過,相信臺積電持續擁有最具競爭力的技術乃至2nm技術,可以相信至2025年該技術的密度與效能將居領先。目前不方便透露太多消息,不過相信臺積電會保持產業具競爭力的地位。 魏哲家在三季度法說會上表示,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臺積電預計供應鏈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庫存狀態,產能緊張狀態將持續至2022全年。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公司將從2022年開始在日本建一家專業技術晶圓廠,將在2024年底投產。魏哲家還表示,不排除在歐洲等地建造晶圓廠的可能性,可能會考慮與客戶在國外建立合資晶圓廠。此前有媒體報道,臺積電將與索尼、電裝等日企合作,在日本熊本縣建設20nm邏輯芯片制造廠,總投資額8000億日元。 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臺積電決定將對明年晶圓代工的價格進行調整,并于明年的第一季度開始正式生效,多家IC芯片設計公司已經收到了臺積電的漲價通知。臺積電預備將16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價格上調10%至20%,另外包括7nm及更先進制程芯片的價格上調約10%。對于漲價,臺積電給出的理由包括客戶的供不應求、海內外的市場投資,還有額外的產能成本支出以及供應鏈的材料,設備難以采購等等。 據了解,這是臺積電今年來首度全面漲價,但在此之前2021年,各大晶圓代工廠不斷調漲報價,其中,聯華電子幾乎是每個季度都漲。聯華電子已通知客戶9月會提高報價,11月則部分產品報價漲價,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繼續漲價,預估平均上漲10%,甚至有28nm制程的報價來到2800~3000美元新高,超越臺積電,22nm制程報價也會跟上。 美國《世界日報》10月5日發表一篇社論稱,美國逼要“機密” 臺當局不敢“說不”。全文摘編如下: 韓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日前舉行芯片業高峰會。商務部長雷蒙多要求全球芯片龍頭廠商11月8日前交出芯片庫存、客戶名單與相關產銷數據。這些都屬企業機密,美方手段強硬霸道,引發各界疑慮。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說,他深知韓國廠商的疑慮,將向美方持續會談,反映韓方看法,把傷害減到最低。 相較于韓國極富謀略地向美國婉言抗議,蔡英文當局反應遲鈍,讓輿論嘩然。在民意代表追問下,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稱,對企業的營業秘密,企業自己會考慮什么可以公開、什么不能公開。 有人將美國“要挾”臺積電和華為孟晚舟獲釋對比,差別在孟晚舟背后有中國大陸的舉國力量相搏,臺積電卻只能自謀生路,沒有強而有力的靠山。反而當蔡英文當局遇困境,常拿臺積電當先鋒為臺當局解套。 臺積電在復雜的國際情勢中,臺當局無法也無力伸援。特別當兩岸局勢緊張,臺當局必須依賴美國軍售時,蔡英文當局根本沒有向美國“說不”的擔當,連像韓國政府這樣擺擺姿態,都沒有實力和本錢,又不愿改善和大陸的關系,只有更向美國傾斜。臺當局不拿臺積電和美國做利益交換都算客氣了。 來源:正商參考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太狠了!韓國不愿提供芯片機密,美國放話威脅:別逼我走那一步!
2021-10-18德特里克堡被韓國人告了!一張關系圖扒出美國生物實驗室背后黑手
2021-09-0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