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興起在三八節炒作女生女王女神之類概念的惡俗之風,十分沒文化。其無德之處是不但降低三八節的檔次、歪曲三八節的方向,而且傳播“女生和婦女只差一日”的惡俗段子!這種蹩腳的表現在2019年山東大學留學生風波爆發時成為推波助瀾的因素,讓問題更加復雜——必須要說明的是,留學生風波背后是有推手的,所謂的學伴制度是被造謠歪曲了的,對準的目標是國家的一帶一路計劃。不信的話你完全可以通盤思考一下—— 2、留學生的不當行為存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留學生不是圣人、這個世界也不存在圣人)那為什么關于留學生的風波會突然集中爆發,而且把攻擊目標對準占比不到14%的黑人留學生?下圖是教育部2016年關于留學生來源的統計,現在的比例與之類似——撇清山東大學在留學生問題上的冤屈很有必要,這樣我們可以集中火力批評他們在三八節惡俗的炒作。(1)仍然處在受教育階段的女性學生;(2)戲曲表演中的專有名詞,指由女性扮演的生旦凈末丑中的“生角”,故稱女生。顯然我們平時說的女生是以上的(1),而且概念逐漸延展到學校之外的女性,暗中恭維對方年輕漂亮。這種手法很常見,比如我到重慶出差,人人見我叫老師,讓我以為自己名氣大得賣烤紅薯的都知道我。后來才明白那是當地的習慣稱呼、表示對方有學問值得尊重而已。 所以女生這個說法強調的是性別色彩,而且落腳在年輕漂亮上,無法代表更多女性群體。類似的稱謂還有女孩之類——看你老記女一臉褶子,算什么女孩!(1)女性國王的統稱。(2)也指行事雷厲、果斷、霸氣、有主見的女性。我們講的女王肯定不是以上的(1),她們要么在土里埋著、要么在君主立憲的國家當吉祥物。也就是說如今一個人被稱為女王,其特征是行事雷厲、果斷、霸氣、有主見。很可惜這些特征大部分不符合大眾對女性的審美——女性的力量和優美更多來自包容、廣博、平靜、安寧,中國人說得很清楚:陰陽表里,女為陰、男為陽,陰柔陽剛。而且全世界普遍認為女性溫柔善良是美好的品德,你搞什么霸氣啊!當然霸氣的女性一定就不好嗎?也未必,可是你有這個資本嗎?你是董明珠嗎? 指對女性的神明或至尊的稱謂,特指神話傳說中的女性至高者。后來引申為善良、純潔、高素質、氣質脫俗以及容貌美的女性。在現代社會,女神常用來定義男性心目中喜愛,但還未成為真正戀愛對象的女生。換而言之,這個詞更多是在戀愛追求階段男性對女性的吹捧和巴結,無法代表女性的整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是不小心寫成了神女的話就更糟糕了。賈玲在春晚的小品《女神和女漢子》更加清楚地說明了女神一詞的局限性,在這個小品中,女神顯然是高于女漢子的一種存在,然而賈玲的成就是比瞿穎大的、至少現在是這樣。 所以女生女王女神之類概念要么意味曖昧、要么觀察片面、要么不夠全面,無法和三八節配得上——三八節的全程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女生女王女神之類無非沾了一個女字,別的都是牽強附會,屬于商家的伎倆、沒文化的炒作,遠沒婦女一詞全面、莊重、熱忱。 婦女的定義是成年女子的通稱、不單純指已婚婦女。在具體的司法解釋中定義14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婦女,未滿14歲的男女稱為兒童。女者,未婚女子。婦者,已婚女子,故婦女泛指女性。婦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康有為1898年撰寫的《請禁婦女裹足折》當中,到了五四運動時期,大量的文章、雜志開始使用婦女的概念,1921年12月,我黨領導創辦的第一份女性刊物被定名為《婦女聲》,宣布“婦女解放即是勞動者的解放”。1922年中共二大正式通過《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當指涉女性群體時,通篇只使用了婦女一詞。從此以后,我黨的正式文件中,婦女成為指代全中國女性的權威表述。所以,“婦女”或更精準的“勞動婦女”并非是否結婚的標志,而是和女性和的解放聯系在一起,而且和“女性”這樣一個突出性別的概念相比,“婦女”被賦予了更多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是1950年5月1日生效的《婚姻法》,強調男女平等、戀愛自由、一夫一妻,這部法律繼承了之前在解放區的風格;1954年的第一部憲法中更是明文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可見對婦女解放的重視。如今美國女性的薪資水平是男性的78%、歐洲稍好是82%,中國則是100%甚至超過了100%、因為三八節有半天帶薪假!順便說一句,男女同工同酬的提案是申紀蘭老人提出來的,她是唯一的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的人大代表,學歷雖然不高,但文化比現在那些尸位素餐的代表強多了!某些糊涂蟲反而咒罵她從不投反對票,簡直是腦殘到極致!——投什么票是人家的自由,看得懂投贊成票擁護國家、看不懂的投棄權票不表態,不可以嗎? 中國婦女解放的格局和檔次遠遠高于西方所謂的女權運動,將實現女性個體解放融入到了對民族獨立、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追求之中。這是因為只有女性毫無阻礙地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創造者時,才能真正實現男女平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男女存在諸多差別,男女平等的范疇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各方面,而不是類似北歐婦女那種像男人一樣站著小便的形式化、低檔次的表面平等。所以我們必須要態度明確地反對女拳——這幫家伙背后大概率是西方的黑手,在中國制造話題、引發分裂。最常見的做法是炒作偏激、片面、極端的議題,甚至仇男仇父——仇夫倒不常見,并非這幫丑蠢之人不想丑父,而是因為這幫家伙通常是嫁不出去的、無夫可仇。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方中云訊”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