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英雄來自人民,偉大出自平凡。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個有了英雄、先鋒卻不懂得敬重和愛戴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我國烈士總數約有2000萬名。全民族抗戰的同仇敵愾,渡江戰役的橫掃千軍,抗美援朝的英勇無畏,抗洪搶險的勇往直前,抗疫斗爭的逆行出征……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對英雄的紀念和緬懷,體現出的是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記憶的珍視、對人民英雄的敬重和對國家的摯愛。
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其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為毛澤東同志起草、周恩來同志書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推動下,我國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公布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以國家的名義,以法律的意志,全社會崇尚英烈、捍衛英烈的行動紛紛開展。
這是以國家之名尊崇英烈的體現,這是最高規格最深情意的由衷緬懷。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并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從此,9月30日不再是日歷上的一個普通日期,每年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2020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講到了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殉國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在發表新年賀詞時,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
“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他們為祖國和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永載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鮮花獻英烈,浩氣壯山河。
清明時節,祖國人民更加深切緬懷那些為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作出犧牲和奉獻的英雄先烈們。
英雄從未遠去。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奮進。這是銘記,是緬懷,是致敬,也是傳承,更是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新征程上,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以功勛模范人物為榜樣,將英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像英雄模范那樣堅守、像英雄模范那樣奮斗,一定能共同譜寫新時代人民共和國的壯麗凱歌,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廣闊的前景。
作者:魏岳江 特邀撰稿人;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