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實戰證明:沒有電子戰主動權,就沒有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陸權、制海權。
俄烏沖突中,烏克蘭從2022年冬季就開始向西方國家要軍援主戰武器,對外宣稱擬組織春季反攻,直到2023年夏季6月4日開始,烏克蘭終于實施了即所謂“反攻”,讓軍援烏克蘭的西方國家一度看到了一點希望,然而這些軍援烏克蘭的武器因為烏克蘭未有奪取制空權,導致烏克蘭反攻失利。
2024年7月10日,布林肯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上表示,首批F-16戰機已經開始從丹麥和荷蘭運往烏克蘭,但他沒有透露首批移交的戰機具體數量。布林肯說:“這些戰機2024年夏天將在烏克蘭上空飛行,以確保烏克蘭能夠繼續有效地抵抗俄羅斯。”報道稱,此次F-16戰機移交醞釀已久,烏克蘭對此十分期待。不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至少需要128架F-16,但目前運來的戰機數量太少,而且來得太晚了。
2024年9月,就烏克蘭曾多次要求西方取消有關不得使用其提供的遠程導彈打擊俄領土的限制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使烏軍從美國獲得使用美制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許可,烏軍也無法在戰場上取勝,因為俄軍擁有空中優勢。與此同時,大部分俄軍機場距離烏軍控制地區都有數百公里,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發射的遠程導彈飛不了那么遠,而且這種導彈數量也不多。
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強調,向烏提供F-16等新式武器不會改變前線局勢。他還指出,倘若這些戰機亮相烏軍部隊,它們將像西方廣為宣傳的其他軍備一樣被燒毀。俄羅斯表示,如果烏克蘭的F-16戰斗機真的從北約某個國家機場起飛,向俄方投彈后再返回該機場,那么這個機場將成為俄軍的合法打擊目標。
當務之急,烏克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飛行員培訓。雖然早些時候西方強調必須先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但是現在美國卻說飛行員培訓名額有限,無法培訓盡可能多的飛行員。據悉,目前已有25名烏軍飛行員完成了F-16戰斗機的全部飛行訓練課程,被認定可以執行作戰任務。目前尚不清楚剩下的飛機由誰來駕駛。
英國國防部2023年12月26日宣布,首批烏軍飛行員已完成由英國空軍制定的F-16戰斗機飛行培訓基礎課程。2023年12月底,西方國家承諾提供給烏克蘭的首批F-16戰斗機可能已經抵達烏克蘭。這些戰機已在烏軍投入使用的可能性相當高。有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之所以很少出動F-16與其空中力量不如俄羅斯有關。
據報道,荷蘭國防大臣奧隆格倫2024年7月1日表示,已經從美國方面獲得許可,將向烏克蘭提供24架F-16戰斗機,第一批將很快到達。不過,她拒絕透露具體的移交時間,荷蘭方面稱其屬于高度軍事機密。報道稱,荷蘭已完成向烏克蘭移交F-16戰斗機的最后準備工作。俄羅斯方面警告,如果F-16參加戰斗,那么它們和它們所在的機場都將成為合法目標。除荷蘭外,目前還有3個國家已公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分別是比利時、丹麥和挪威。
2024年6月以來,俄軍在哈爾科夫州利普齊首次對烏軍設施使用裝有通用滑翔和修正模塊的FAB-3000航空炸彈。這一毀滅性打擊的視頻立即引起轟動。隨后有報道稱,另一枚類似炸彈擊中其他設施。在2022年春強攻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時,俄羅斯使用FAB-3000航空炸彈打擊躲藏在地下廠區的“班德拉”武裝分子。有報道稱,與圖-22M3一樣,蘇-34戰斗機也能攜帶FAB-3000滑翔炸彈。2024年7月,俄羅斯表示,一枚重三噸的FAB-3000航空炸彈的爆炸能夠覆蓋11個足球場大的區域,一枚這樣的炸彈產生的沖擊波可以摧毀烏克蘭軍隊一個排級據點。為了顯示這種炸彈威力,俄羅斯國防部播放了一段在特別軍事行動區使用帶有通用滑翔和修正模塊的FAB-3000的視頻。視頻中,一架蘇-34前線轟炸機機身下載有一枚FAB-3000。投彈后,安裝在炸彈上的滑翔和修正模塊打開彈翼,炸彈飛向目標。視頻還顯示作為目標的烏克蘭武裝分子臨時部署點被摧毀的畫面。
2024年7月以來,俄軍在多個方向占據更有利位置,控制了多個定居點,并不斷使用高精度彈藥打擊烏軍彈藥庫、電子戰系統、軍用機場、無人機生產車間等目標。在俄羅斯的壓力下,烏克蘭軍隊不得不放棄在赫爾松的克林基和頓涅茨克的烏羅扎伊涅附近的陣地。
俄羅斯 “中部”集群部隊的將士因為在阿夫杰耶夫卡方向的戰斗中摧毀西方坦克而領到獎金。不單是國防部,一些俄羅斯企業也出資重賞摧毀西方軍備的俄軍官兵,開始聲稱將重賞擊落美軍F-15和F-16戰機的人員,“擊落北約首架飛機的賞金將高達1500萬盧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24年8月4日宣布,烏克蘭飛行員已開始駕駛F-16戰斗機在烏國內執行任務。分析人士表示,僅靠F-16不會扭轉俄烏戰場局勢。澤連斯基2024年8月5月曾表示,烏克蘭需要大約130架F-16來確保與俄羅斯空中力量的平衡。然而,迄今為止,西方國家已承諾交付的不到100架,其中大多數很可能是在未來幾年內才能交付。不僅如此,烏克蘭總統在2024年8月4日的活動現場表示,烏仍然沒有足夠的受過訓練的飛行員來駕駛F-16。在此背景下,俄媒援引俄專家的觀點認為,這些飛機將被摧毀,就像以前在烏軍服役的蘇式飛機一樣。到下一批F-16交付時,目前的F-16不太可能還存在。2024年8月28日,首架美國F-16戰斗機在烏克蘭赫梅利尼茨基州的一個軍用機場升空后墜毀后,加劇了基輔的西方盟友對匆忙開展烏克蘭飛行員培訓計劃的質疑。
2025年4月13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在過去24小時內擊落了1架烏軍F-16戰機。烏克蘭空軍2025年4月1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烏空軍一名飛行員當天在駕駛美制F-16型戰斗機執行作戰任務時死亡。烏克蘭空軍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起“悲劇”發生在一次“不同部門間”行動中。死亡飛行員是帕夫洛·伊萬諾夫,26歲。關于伊萬諾夫死亡的具體情況正在核實中。
進攻(反攻)一方在完全沒有奪取制空權情況下,其地面裝甲部隊機動中、空中戰機起飛和飛行中就容易被對方太空偵察、地面偵察、無人機等發現后,成為對方遠程火力、對空火力打擊的活靶子,其結果可想而知。
制空權,交戰一方在一定時間對一定空間的控制權。掌握了制空權,就能限制敵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戰斗活動,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動自由,使陸軍、海軍的作戰行動得到有效的空中掩護,國家重要目標不受敵方航空兵的嚴重危害。在貝卡谷地空戰中,以色列空軍運用高新技術,擊毀敘軍80多架飛機而自己未損傷一架飛機的輝煌戰績,在全世界引起極大震動。在美國空襲利比亞中,美國利用計算機技術精確選定擬襲擊的利比亞目標,通過偵察機和軍用偵察衛星核實目標具體位置;利用計算機仿真技術模擬被攻擊目標和作戰環境;接著美軍對利比亞的地面防空系統實施強大電子干擾,使利比亞軍隊的防空預警系統癱瘓,從而掌握了空中優勢。隨后,美戰斗機從美國駐英國海外基地升空,長途跋涉,當接近利比亞時利用飛機上預先輸入的地形匹配程序沿海低空飛行,超低空攻擊目標。(此文僅代表作者分析研究觀點)
(作者:魏岳江,人民網、中華網、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設有談兵專欄;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