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后,核心領導人大多數都是有文化、有思想、有才干的人!
但有一個人很不一般,他就是出生農民,搖身一變成為副總理的陳永貴,而且他這個總理職位還是毛主席提拔的!
1獨創“大寨精神”,帶領農民艱苦創業
1952年,37歲的陳永貴無懼自然環境之非常惡劣,帶領農民艱苦創業,從山下用扁擔挑土上山造田。他制定了治山治水十年規劃,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大寨精神。
陳永貴帶著自己的大寨村,扛住三番五次自然災害的摧殘,靠自己的雙手守住自己的勞動成果。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掀起一股學習陳永貴,學習大寨的熱潮。
他帶領著大寨村的人民一起努力,不斷增加的農業產量,可觀的數字,各處的經驗分享讓陳永貴這個名字響亮在辛苦勞作的農民心中。
2 大災時產糧56萬斤,沒要一分國家救濟錢
1963年是大寨的“七災八難”年,特大洪水、兩次風災,一次雹災,一次霜凍。
加上洪災前的一段干旱,春播時的澇災,大寨被蹂躪得泥濘不堪,面目全非。但大寨人憑著自力更生的精神,發展生產,重建家園。
這個大災之年,大寨糧食畝產704斤,總產量達到了56萬斤,不但沒要國家一分錢救濟,而且還向國家繳了24萬斤商品糧。
當年年底,大寨村社員們永遠結束了住土窯的歷史,全部搬進石窯新房。
3沒讀過書的農民,主席稱他為農業專家
陳永貴出名后,陶魯笳同志向主席介紹他說,陳永貴,今年50歲,42歲掃盲后現在能讀,之前陳永貴還在太原作報告。
著名作家趙樹理給省委書記說,他沒有一處講到毛主席,卻處處都是毛主席思想,佩服得五體投地,人才啊!陳永貴了不起!
此后,中央領導人不約而同地到大寨視察,他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大寨和大寨領頭人陳永貴的肯定。
1964年,毛主席邀請了作為中國新型農民代表的陳永貴參加了自己的生日宴會。吃飯的時候,毛主席對陳永貴笑道:“你是農業專家。”
4 成名后“升官發財”,兩袖清風只為民
成名后,陳永貴的官職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從大寨黨支部書記,到山西省委副書記等職。但是成名后的陳永貴,仍然保持著樸實的作風。
他住不慣釣魚臺,還找人代筆親寫信給主席,說他就是農民,這樣奢侈的生活狀態他接受不了。他這種樸實無華的性格也讓主席更加堅定對他的青睞。
陳永貴當官后,他和老婆孩子仍是農村戶口,靠工分吃飯。大寨大隊給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每天勞動工值一塊五毛錢。一個月出滿勤是45元。
陳永貴除掙大寨的工分外,中央每天給只給他1元2角的生活補助。參加國務院會議喝杯茶要交1角錢,他知道這個規矩后,就說自己只喝白開水了。
官居副國級卻和普通的工人農民一個樣,這就是毛主席時代的干部,兩袖清風、一心為民!
5 出身農民卻當總理,用偉大功績回應質疑
陳永貴小時候家庭情況不好,所以在教育方面就有所欠缺。這樣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坐到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很多人免不了開始質疑。
但是他當上大寨的黨支部書記后,一直按照黨的指示工作。而且他有一定的政治頭腦,組織能力強,工作上辦法多,對自己要求又嚴格。
因此,他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幾乎每項工作都能夠帶領群眾干出成績來。毛主席非常賞識陳永貴的能力,希望他當國務院副總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國。
6 毛主席號召下發光發熱,周總理6字評價他有水平
當年毛主席提拔陳永貴,是因為這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是憑自己的實力和能力被群眾們擁護著,推舉著來到毛主席的身邊的。
陳永貴雖出身貧苦,在中國解放之后,他是打心眼里擁護毛主席和共產黨的,在黨和毛主席的號召下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最富盛名的農業學大寨,凝聚著毛主席和陳永貴兩個英雄的宏偉藍圖!而陳永貴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講了最深奧的道理。
所以,周總理曾用“沒文化,有水平”這六個字來評價他。雖然只有寥寥幾個字,卻是對他的肯定和認可,也是在告訴其他人,陳永貴是可以的!
而事實也證明了,毛主席并沒有看錯陳永貴,從陳永貴當總理以后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德行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民身上的偉人之光。
由此可見,在毛主席眼里,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因此選一個對國家建設有能力的農民當總理,完全是毛主席的英明之舉,讓人民真正的當家做主!
毛主席和陳永貴用實際證明,無論出身如何,都能創造偉大的奇跡!
來源:正能量微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