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中美工業互聯網發展論壇”在天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發言中表示,中興事件帶來的重要教訓是,我們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己,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5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中美工業互聯網發展論壇”。澎湃新聞記者 李聞鶯 攝
倪光南認為,從短期看,有的單位從市場上購買一些硬件或軟件,這看似比較容易并且有利。但必須意識到,這種方式一旦被人禁運,就會陷入困境。
他指出,中興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們目前在供應鏈方面容易被人“卡脖子”。為此,應該認真分析當前產業狀況,找出其中的“短板”和“長板”,制定相應政策,增強抗風險能力。
“在中興事件發生前,有人把我們的技術產業水平看得過高,而在中興事件之后,有人將我們的水平看得很低,其實這兩個極端都不對。”倪光南表示,應當實事求是看待我們的技術水平,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喪失信心。
他進一步分析,以全球ICT企業市值排行為參考,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這其中,涉及電商、移動支付方面的互聯網和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面的新興技術屬于我們的“長板”,有“彎道超車”或“變道超車”之勢。相應地,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和基礎軟件研發是我們的“短板”,比較容易受制于人。
倪光南強調,中興事件還未充分暴露安全風險。事實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不僅會帶來供應鏈風險,同樣會帶來安全風險,后者與前者的問題同樣嚴重。
特別是針對桌面操作系統,倪光南有諸多擔心。他舉例稱,桌面操作系統有被監控、被劫持、被病毒攻擊等安全隱患。可以說,推廣國產操作系統對增強網絡安全有重大意義。
另據倪光南介紹,美國作為網絡強國,其網信核心技術設備幾乎全用國產,對使用進口產品也有嚴格限制。中國的信息化卻往往被進口產品壟斷,對外依存度很高,今后需打破壟斷,降低對外技術依存度。
澎湃新聞了解到,在此前一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科技與網絡安全論壇”上,倪光南就提出,希望8家國產操作系統聯合起來和Windows競爭。
“單家我們沒法競爭,Windows多大?微軟多大?我們國家搞操作系統目前8家,每一家100多人,所以(和微軟相比)差距很大。”在會上,倪光南主張把舉國體制和市場優勢結合起來,不過分強調市場也不完全依賴國家,而是把二者優勢充分結合起來。
他當時還表示,智能時代給中國智能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機會。大量智能設備投入運用后,自主可控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網信產品,今后應通過多維度測評,用可控性和安全性兼顧的方式,保證智能設備的可靠。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