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王增智 | 掠奪是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
點擊:  作者:王增智    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微信公號  發布時間:2020-09-25 12:17:36

 

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是掠奪。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殖民者直接以暴力方式在海外進行殖民掠奪;在跨國資本時代,殖民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往往披著文明的外衣隱蔽地進行,但本質仍然是掠奪。

 

1.webp (21).jpg

 

不斷地攫取更多的剩余價值, 是資本的天然屬性, 是資本的“命”。當這一要求無法在一國內部得到滿足時,資本必然走上對外掠奪和殖民之路。

資本來到殖民地,帶來的是赤裸裸的掠奪。掠奪,就是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

英國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在其《資本的年代(1848—1875)》導言中談到,資本主義的“進步的戲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資本主義世界里的千百萬窮人;一個是資本主義世界以外的各國人民,要么進行注定失敗的抵抗,要么掌握西方的“進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今天重新審視資本主義的殖民史,絕不是要掌握所謂西方的“進步”,而是要認清殖民的本質。

 

資本原始積累:掠奪基因的生成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存在著大量靠自由出賣勞動力為生的雇傭工人;一是大量的貨幣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里。

從歷史脈絡索源,這兩個條件的形成過程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是一個使用最殘酷的暴力剝奪勞動者、消滅以個人勞動(以農民為核心的小生產者)為基礎的私有制的過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這種剝奪、掠奪首先對國內的農民展開。

在英國,圈地運動以其臭名昭著的殘酷性而廣為人知。據資料記載,1636年在沃里克郡有一塊30雅格的土地,其中22雅格被圈,且被圈土地的價格每雅格是未被圈土地價格的2倍。

另外,新的研究也表明,這場持續了300年之久的運動確實給廣大小農帶來了極其深重的苦難。馬克思說:“從15世紀最后30多年到18世紀末,伴隨著對人民的暴力剝奪的是一連串的掠奪、殘暴行為和人民的苦難”。

在法國,主要是通過加強租稅迫使農民出售份地的方式,來實現農民(直接生產者)與土地相分離。據亨利·施對1789年之前法國部分地區農民稅負的統計:在博得萊王室稅收占農民收入的36%;在利穆贊占較好地塊收成的1/3;在圣東日占土地價格的1/4左右。而在1661—1662年、1693—1694年以及1709—1710年間,法國農村中有10%—15%的農民死于饑荒和疾病。

甚至到了18世紀,法國大多數農民還“吃飯沒有桌,睡覺沒有床,夜間睡的是草墊,身上穿的是自己織的粗布加染色的衣服,足上穿的是木履或草鞋”。在18世紀60年代,約60萬居民的巴黎有近12萬人是乞丐。

在德國,大致是通過“普魯士式”的自上而下農業改革,來實現農民與土地分離的,或使地主經濟緩慢轉變為資本主義經濟。在“普魯士式”的農業改革中,絕大多數農民經歷了破產性的非農化和日益無產階級化的過程,廣大農民持久地遭受到新興資本主義和封建殘余勢力的雙重壓迫和奴役。

19世紀60年代初,占德國農戶總數71.4%的小農戶只擁有耕地總面積的9%,而占農戶28.6%的地主和大中農戶卻擁有耕地總面積的91%。

甚至在1949年5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時,約占全國農戶總數55%的下層農民僅得到10.9%的耕地,而占0.7%的資本主義大農場主卻擁有全部土地的29.7%。

俄國盡管資本主義萌芽較晚,但也在19世紀時有了很大發展。由于遭到農奴制的阻礙,于是農奴主推行了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奴制改革。這場改革不僅沒有使農民獲得土地,反而使其喪失了僅有的保命土地。

通過廢奴法令,地主割占了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農用土地,導致了農民生活困苦和對地主的依賴。

列寧在評價這場改革時指出:“任何人都知道,1861年進行‘贖買’的時候,強迫莊稼漢付出了比地價高得多的代價。任何人都知道,當時迫使莊稼漢贖買的不僅有農民的土地,而且有農民的自由。任何人都知道,政府贖買的‘善行’,使國庫從農民那里勒索來的地價(以贖買的形式)比它付給地主的要多!”

因此,“1861年對農民的‘解放’使得農民一下子就落入了地主的圈套。農民由于土地被地主奪去而走投無路,以致不是餓死,就是接受奴役。”

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前提的資本原始積累,是一個創造資本關系的過程,它一方面使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為雇傭工人。這個過程充斥著血腥、野蠻、殘酷,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暴力剝奪。

由于國情不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的時間參差不齊,表現的樣態也各異,但都體現為對小生產者的直接暴力剝奪而使生產資料不斷集中。正因為如此,剝奪深深烙印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血脈之中。

早期殖民:掠奪基因的外顯

 

資本能夠自我增殖,這也是資本運動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資本不斷擴大再生產,以至擴張到全世界。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其擴張性。如果說對內盤剝是資本本性的國內顯現,那么資本海外殖民就是其本性的國際顯現。

由于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商業市場驟然拓展,資本原始積累呈現出對內盤剝和海外殖民掠奪交織在一起的樣態。地理大發現的直接結果,是西歐國家殖民政策的確立和對亞、非、美洲各國的殖民掠奪。

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們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隨后,荷蘭、法國、英國、美國相繼走上殖民掠奪道路。

在16—18世紀西歐國家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殖民主義起了重要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言:“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

資本擴張的罪惡罄竹難書。例如,為了尋找和奪取黃金,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非洲和美洲大肆燒殺搶奪。據相關統計,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攫取的有據可查的白銀和黃金分別是18600噸和200噸,而其中未經冊就被私運到西班牙的金銀估計占總數的10%—50%。與此同時,葡萄牙人也從巴西掠奪了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東西。”

第一個充分發展了殖民主義的荷蘭,集中在東方和美洲掠奪。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荷蘭殖民者在亞洲建立的集商業和行政于一體的殖民機構。它代表荷蘭政府在海外從事殖民活動。“他們走到哪里,那里就變得一片荒蕪,人煙稀少。” 

1603年在爪哇,1605年搶占帝汶島,1606年在馬六甲打敗西班牙和葡萄牙,1619年興建巴達維亞城(今雅加達)作為據點,等等。

馬克思痛斥道:“荷蘭——它是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經營殖民地的歷史,‘展示出一幅背信棄義、賄賂、殘殺和卑鄙行為的絕妙圖畫’。” 

荷蘭東印度公司還直接侵略我國臺灣,在福建沿海一帶從事海盜活動,燒殺搶掠。

聲名狼藉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它不僅享有從英國國王那里取得的對印度貿易的壟斷權,而且還享有建立軍事武裝、宣戰、議和、設立法庭、委派官吏、征收賦稅的政治特權,是西方殖民機構的典型樣本。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當時的印度被稱為“國中之國”、“國上之國”,是英國資產階級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杠桿。同時,它還把侵略擴張的矛頭直接指向中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貿易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正是其罪惡史的集中體現。

法國在海外殖民的道路上也不甘落后,在1599—1649年,在中、南美洲和安得利斯群島、西印度群島建立了22個“商業公司”作為殖民據點。它在東方也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同英國人爭奪對印度的獨占權。

美國殖民者驅逐印第安人的血淚史至今家喻戶曉。由于印第安人長期遭到屠殺、圍攻、驅趕、被迫遷徙等迫害,人數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只剩下30多萬人。直到1924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布境內的印第安人獲取公民資格。

西方殖民者對中國的鴉片戰爭,在西方國家資本原始積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匯豐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怡和商行、沙遜商行的創始人,都是鴉片販子出身。中國勞動人民的血汗養肥了這些西方殖民老板。

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新興資產者通過對本國農民的暴力剝奪、在亞非美洲建立殖民制度、從事奴隸貿易和連綿不斷的商業戰爭、國債重稅和保護關稅制度等不同方式,大力促進從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化,但其最殘酷的方法則數殖民主義。

現代殖民:披著“文明”的外衣

資本殖民的本質是掠奪,但這種本質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在全球化跨國資本時代,資本擴張的直接暴力掠奪形式已被“文縐縐的西服領帶”所取代。

20世紀90年代美國《新聞周刊》對“新殖民主義”的畫像是:他們手中拿的是計算器而不是槍支;他們穿的是上班時的服裝而不是戰斗服裝;他們宣傳的是自由市場經濟的福音而不是傳教的福音。

不僅如此,跨國資本還試圖以文明的外衣掩飾其掠奪本質。這主要體現在傳播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

在這個領域,如同弗雷德里克·杰姆遜和三好將夫在《全球化的文化》一書中所言,“全球資本主義的計劃是:勸說人們進行超出他們‘生理需求’的消費;目的是為了將資本積累永久進行下去,以聚斂私有利潤。換句話說,是為了確保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永遠運轉。消費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宣稱,生活的意義就存在于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中。因此,消費充分體現了我們的生機和活力,而要保持生機和活力,我們就得不停地消費下去。” 

一句話,通過“引領消費者”過度消費以實現掠奪的目的。

現代資本擴張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且具有隱蔽性。

一是通過所謂的“新國際勞動分工”來剝削不發達國家和地區。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國資本將生產過程的一部分轉移到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利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原材料等資源,雇傭本地廉價勞動力進行生產而獲取高額利潤。如一些跨國公司采用雙重標準,進駐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后降低環境標準,大肆掠奪資源、破壞環境等。這是跨國資本對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一種新經濟剝削方式。

二是利用新技術賦予資本的彈性空間剝奪不發達國家和地區。

壟斷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新殖民主義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專利權和最新技術都被跨國公司所壟斷。世界上的技術轉讓80% 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供應的,其中美國占50%—55%。

它們在同不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技術交易時,總是把一些先進技術優先轉讓給本國跨國公司在當地的子公司,使之搶先占領當地市場。而在向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轉讓已經擴散的技術時,不僅索取高額費用,且拒絕轉讓關鍵技術,還附有許多不合理的限制性商業慣例,以保持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技術上以及生產和銷售上的從屬地位。

如中國修建港珠澳大橋時曾找荷蘭的公司合作,讓它提供海底隧道部分的技術輸出,但他們索要1.5億歐元的咨詢費(相當于人民幣15億元)。

三是向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滲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跨國資本是現代資本擴張的重要手段。跨國資本不僅采用多樣化的隱蔽方式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追逐高額利潤,而且還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滲透到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攫取剩余價值。

由此可見,現代資本充分利用經濟優勢,對非西方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必要時也使用軍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獨立的國家置于它們的控制之下,以使這些國家繼續充當其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財富。

現代資本殖民仍遵循著資本原始積累的掠奪邏輯,盡管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掠奪本性從未更改。


(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微信公號,原載《歷史評論》2020年第3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