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趙磊:資本主義“最大化”邏輯,是作死的邏輯
點擊:  作者:趙磊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2-09-06 09:04:51

 

1.jpg
【作者按】本文是2022年9月4日,我在《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三十次年會》上的發言稿,原標題是《兩個疑問》,供大家參考。

 

一、人口數據

 

最近,網上流傳“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年齡段人數”的一組數據:

 

——46歲以下除了31-35年齡段人口再也沒有過億,16歲黃金年齡段才7000萬太少了,年輕勞動力減少三分之一,需求減少三分之一,人口是資源財富,創造財富的勞動力少了,未來產業供給多出的三分之一如何消化?沒人了接盤了,消費急劇減少:

1-5歲 7788萬,6-10歲 9024萬,11-15歲 8525萬,16-20歲 7268萬,21-25歲7494萬,26-30歲 9184萬,31-35歲 12414萬,36-40歲 9901萬,41-45歲 9295萬,46-50歲 11422萬,51-55歲 12116萬,56-60歲 10140萬,61-65歲 7338萬,66-70歲 7400萬,71-75歲 4959萬,76-80歲 3123萬,81-85歲 2038萬,86-90歲 1082萬,91-95歲 365萬,96-100歲 81萬,100歲以上 11萬。

 

這組數據前面還加了一句導讀:“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年齡段人數,從中你能發現啥?”

 

這個導讀的政策含義,是對我國人口數量下降非常擔憂。

 

由于這個擔憂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問和思考。

 

二、經濟發展是不是必須依賴人口數量的增長?

 

按照這組數據的邏輯,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只能依賴于勞動人口數量的增長。

 

這個邏輯與“勞動創造價值”的邏輯,看起來是一致的:在商品經濟中,價值的增長依賴于活勞動投入的增長,而活勞動投入的增長則有賴于勞動人口(數量和質量)的增長。

 

但是我必須指出,“勞動決定價值”是勞動異化的結果,并不是什么勞動都創造價值。也就是說,價值是異化勞動創造出來的。

 

——關于異化勞動與商品價值的關系,我就不展開討論了,有疑問的同志請參考兩篇文章:(1)趙磊《“勞動決定價值”是異化勞動的結果》,載《學術月刊》2019年第12期。(2)趙磊:《價值與異化豈能無緣?》,載《政治經濟學研究》2021年第2期。

 

“勞動決定價值”是勞動異化的結果,這意味著什么呢?它意味著:隨著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將越來越不依賴于單純的勞動投入。

 

因此,人口數量的增長并非經濟發展的必要前提。

 

三、馬克思的預言

 

對于勞動與價值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作過如下預言:

“社會勞動確立為資本和雇傭勞動對立的形式,是價值關系和以價值為基礎的生產的最后發展。這種發展的前提現在是而且始終是,直接勞動時間的量,已耗費的勞動量是財富生產的決定因素。但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運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因而交換價值也不再是使用價值的尺度。”

 

馬克思的意思是說,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財富創造(或“使用價值”的創造)越來越不依賴于勞動投入的增長,而是越來越依賴于科技和生產力的進步。

 

所謂“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這看似與“勞動決定價值”的邏輯相悖,其實恰恰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深刻性所在!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深刻性就在于:一旦“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那么“勞動決定價值”這個命題最終也將隨之消亡。

 

——關于勞動價值論的歷史使命,我就不展開討論了,有興趣的同志請參考:趙磊《勞動價值論的歷史使命》,載《學術月刊》2005年第4期。

 

四、量變到質變

 

“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馬克思說的這種情形并不是突然降臨在世界上的,而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

 

比如,連環衛工人都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據央廣網的消息,2022年9月1日起,無人駕駛環衛車已經在廣州投入使用。

 

看看今天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看看當代世界財富增長的狀況,我們就不難理解馬克思說的“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的發展趨勢了。

 

在當代很多國家,勞動力數量增長越來越停滯,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緩慢,但是財富創造(使用價值創造)究竟是越來越少了,還是越來越多呢?

 

如果用貨幣來衡量,價值的增速是趨于下降還是趨于上升,或有爭議;但如果用實物和效用來衡量,使用價值的增速是趨于下降還是趨于上升,這一點幾乎不會有什么爭議。

 

——看看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和產品過剩,我們就不難得出答案了。

 

順便提一下,完全否定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當下很是時髦(比如拿“人權”說事的易富賢)。對此,群里有老師提出了商榷:

“大資本家就是要大家多生,然后高價多賣房子多賺錢,且就業難又可減少用工成本。”
“現在流行觀點只看出生率,不看人口總量。過去多年盼望的人口達峰快要出現了,竟然認為是人口出生斷崖式下跌,不僅把好事說成壞事,而且危言聳聽,難道人口要無限增長下去?”

 

這些商榷很尖銳,但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我完全贊同。

 

五、“擴大需求”是不是必須依靠人口不斷增長?

 

對于“產能過剩”這個市場經濟的痼疾,馬政經與西經有著本質上的分歧。二者的分歧(比如,馬克思的“危機理論”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歧),我就不重復了。

 

我國當下應對“過剩”的具體政策,除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上是聚焦在如何“擴大需求”上的。

 

如何“擴大需求”呢?如果按照關于前面那組人口數據的邏輯,那么“擴大需求”是不是必須依靠人口不斷增長,以及由此帶來的收入增長呢?

 

由此產生的疑問是:難道只有“過度消費”、“過度浪費”,并由此推動“過度增長”,才是人類社會必須追求的經濟嗎?

 

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一下:為什么人類就不能在一種“合理”的或者“有計劃”的環境中生存呢?

 

在理論層面上,馬克思主義早就給出了科學答案。

 

在現實層面上,“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或許正在回應這個疑問。

 

六、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

 

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是什么?是“最大化”邏輯(個人利益最大化,資本利潤最大化,負的外部效應最大化)。

 

有趣的是,這個邏輯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基本邏輯——不信你們可以去翻翻微觀經濟學的教材:人的行為目的就是力爭“最大化”各自的私人利益。馬克思將其歸納為:“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1】

 

那么,“最大化”邏輯正在把人類帶向什么地方呢?

 

看看地球生態和氣候的變化趨勢,看看西方國家集體放棄碳中和……我們就清楚了:資本主義“最大化”邏輯正在把人類帶向死路一條!

 

這就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資本主義版本。

 

美國當代著名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約翰. 貝拉米.福斯特說:

“這種不可持續的‘成本效益’法則導致了當代全球生態危機、流行病危機及金融危機,進一步破壞了已經顯示出金融泡沫‘過度激增’特征的資本體系。”
資本主義今天“面臨著生產和投資的長期停滯,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正在達到歷史上空前的程度。世界生態裂痕已經達到了全球范圍,正在產生一個不再適合人類安全生活的全球環境。”

 

七、誰是“最大化”的受害者?

 

昨天我看到一條消息稱:一個名曰“達輝”的知名律所裁員,畢業于中國人大和清華的一位年輕男律師,在被辭退后自殺了。

 

不僅雇傭勞動是“內卷”的犧牲品,很多資本家也是瘋狂“內卷”的受害者。比如,東莞電子大廠愛高電業有限公司,連續多年嚴重虧損,8月30日發布停業公告后,董事長梁偉成選擇了跳樓自殺。

 

瞧瞧,“地主家也沒余糧了”。

 

為什么年輕人的就業越來越艱難?為什么人人都在抱怨競爭越來越“內卷”?

 

別的原因(比如疫情)暫且不說,難道我們不應當反思一下資本主義的“最大化”邏輯嗎?

 

“最大化”邏輯內生出來的嚴重問題在于: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哪怕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最大化”造就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繁榮”,也造就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還造就了資本主義的“兩極分化”。

 

資本主義“最大化”邏輯泛濫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將會醒悟。

 

八、馬克思的“最小化”邏輯

 

那么,“最大化”邏輯應當朝什么方向改變呢?

 

竊以為,改變的方向就是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的:“真正的經濟是勞動時間的節約” 。

 

馬克思的原話是:

“真正的經濟——節約——是勞動時間的節約??而這種節約就等于發展生產力。”【2】

 

馬克思關于“經濟就是節約”的思想,其邏輯不是“最大化”的邏輯,而是“最小化”的邏輯(即“勞動時間最小化”),這樣的邏輯,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過去我國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在又提出“高質量發展”。這樣的變化意味著什么呢?在我看來,這里面隱含著經濟發展基本邏輯的變化趨勢。

 

經濟發展的趨勢必然反映到經濟學理論上來,進而推動經濟學邏輯的改變。

 

最后我再強調一下:與馬克思“真正的經濟就是勞動時間的節約”的“最小化”邏輯相比,資本主義的“最大化”邏輯(也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就是作死的邏輯。

 

注釋:

【1】關于西方經濟學的基本邏輯”,請參:趙磊《馬克思的實證何以如此特別?》,載《政治經濟學評論》2021年第4期。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頁。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