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積累必然導致一極財富的積累、另一極貧困的積累的規律。這一規律作用的最終結果是,“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敲響了”。
追逐剩余價值的生產目的,促使資本主義不斷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是資本主義典型的現象。為了擴大再生產,就必須有資本積累,即把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他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實現資本積累,一方面需要市場上有追加的生產資料,另一方面需要市場上有追加的勞動力以及維持追加勞動力的生活資料。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既是生產規模的擴大,又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擴大,對工人剝削程度的加深。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研究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命運產生的影響,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資本的構成和它在積累過程進行中所起的變化”。
資本的構成,可以從實物形態和價值形態兩個方面去研究。
實物形態的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工人組成的。生產資料與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工人之比叫作資本的技術構成。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更完善的機器和生產方法的采用,耗費在生產資料上的那一部分資本不斷增長。按每個工人平均計算的機器、原料的數量不斷增加,資本的技術構成不斷提高。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價值形態的資本構成指的是不變資本(生產資料價值)與可變資本(勞動力價值)之比。
資本的技術構成與價值構成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資本的技術構成的變化會引起資本的價值構成的變化。馬克思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稱之為資本的有機構成。
總起來說,資本主義發展的現階段,在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下,資本的有機構成是不斷提高的。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可變資本在資本總量中的比重下降,意味著資本使用的活勞動,相對于生產資料來說,不斷減少。這就引起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的增長慢于社會總資本和生產資料規模的增長,但勞動市場上勞動力的供給卻在不斷增加。這是因為,市場競爭迫使小生產者破產,破產的小生產者不得不尋找雇傭工作;機器生產的發展,為婦女和兒童的雇傭勞動創造了條件;此外,工人人口也因自然增長而增加。同時,使用效率更高的生產技術設備、勞動的集約化以及延長工作日,使得在生產規模一定的條件下,資本家可以解雇一部分工人,使他們加入勞動后備軍隊伍。
所以,資本積累的機制、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造成了不利于工人階級的勞動力供求關系,相當一部分工人必然遭到失業。資本積累必然產生相對過剩人口,這是資本主義特有的人口規律。
產業后備軍、相對過剩人口,不僅是資本主義積累的后果,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積累的條件。在生產下降的經濟危機時期,失業工人就會急劇增加。當經濟處于高漲階段,資本家就會從失業工人中招收所需要的工人。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產業后備軍“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必然附屬品,沒有它,資本主義經濟既不能存在,也不能發展”。
資本積累的過程中,一方面,資本家掌握的財富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出現相對過剩人口,使得工人階級狀況惡化、貧困化。馬克思把它概括為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他指出:“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后備軍也就越大……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后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后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馬克思指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他說:“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他從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中看到,未來社會將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周伯通:對內社會主義,對外資本主義,中國富豪們的家族傳承之路
2024-04-09張文木:文化自信當建立在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上
2024-02-20司馬南:沙利文開罵金融資本主義|人民日報經濟周刊解讀美新動作
2023-12-2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