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方“期待通過建設性對話解決(剩余)沖突區域的問題”。
中方“希望印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邊境事態盡快從應急處置轉入常態化管控階段”。
中印第14輪軍長級會談正在莫爾多會晤點中方一側舉行,在會談前夕,中印雙方均釋放出一些相對積極的信號。
另外,印度正在考慮放寬對某些外國直接投資的審查,也被一些輿論視為是在對華釋放善意。
不過,印度昨天成功試射了海軍版艦對艦“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還在上周對小米開出高達8800萬美元的所謂“逃稅罰單”。
這一次的中印兩軍領導人會談,到底會不會重演上一輪的“不歡而散”?
1
這是時隔3個月,中印軍方高層再次走到一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據稱,此次會談的重點可能涉及雙方在溫泉地區脫離接觸的問題。
不少印度輿論對這一輪會談寄予了樂觀期待。
它們認為,過去這段時間,雖然雙方的邊境對峙在持續,但并沒有升級導致沖突。它們還關注到,此次雙方代表團領銜的均是新的軍事將領,比如印方官員是阿寧迪亞·森古普塔中將,他上周才接任印度駐列城的陸軍第14軍總指揮官。
新德里期待會談可能因為“新人”有所“新氣象”的心情,溢于言表。
而且,去年底就有印媒透露,是印方提議盡早舉行新一輪軍長級會談的。
一個直接原因是,有6萬名全副武裝的印度士兵得在拉達克東部度過第二個寒冷的冬天。要想做好這么多士兵的冬季后勤保障,那是相當的燒錢。
一位印度陸軍軍官稱,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印軍將在每名士兵身上花費約1.5萬美元。
具體而言,他們需要配置至少80種物資,比如口糧、工程機械、醫療用品、武器彈藥、冬款軍服、大量煤油、柴油、汽油,等等。
以前,印軍還普遍用帳篷搭建簡易的兵營,現在情況好了一點,但后勤保障的整體表現依然拉跨。
現在,印度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節節攀升,已經接近20萬例。嚴重疫情之下,經濟受到不小的沖擊。這時還得自力更生發展國防,哪有更多的錢拿來支持駐扎邊境的士兵。
可以說,在前線物資保障上,它和我軍的冬季聯勤保障系統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每年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冬季時的非戰斗性減員人數不少,就源于他們的后勤保障出了問題。
這就難怪,印度媒體稱,印方“期待通過建設性對話解決(剩余)沖突區域的問題”。
中方對此的回應,也釋放出一些積極信號。
在昨天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證實了將舉行第14輪軍長級會談的消息,同時清晰表達了對當前局勢的看法:“中印邊境局勢總體穩定,中印兩國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對話溝通”,以及我方的期待:“希望印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邊境事態盡快從應急處置轉入常態化管控階段”。
話雖短,傳遞的信息卻是明確的。
“盡快”,且“從應急處置轉入常態化管控階段”。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認為,中印兩軍在邊境地區的對峙狀態一直沒有完全解除,在爭議地區雙方分歧較大,一線部隊沒有脫離接觸,因此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雙方的努力方向是如何加強對一線管控,消除因分歧演變為沖突的可能。
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不過,錢峰坦承,這個過程確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雙方保持克制和耐心,通過外交和軍事層面的溝通,繼續相向而行,從難到易,逐步解決。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說得更直接一些:印方立場需要有所調整,否則的話,這輪會談很難有所突破。
2
也有輿論注意到,這次會談前的氛圍,相比上一輪會談,有了明顯改善。
去年10月10日第13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前,印媒先后兩次惡意造謠并炒作“解放軍士兵在邊境地區越線”。
一次聲稱“東章地區士兵‘越線’被扣”,一次聲稱“超百名解放軍士兵越過北阿肯德邦烏熱邊境地區破壞了包括一座橋梁在內的基礎設施”。
如此看來,第13輪會談雙方“不歡而散”有一定征兆。
那次會談結束后沒多久,也就是11日凌晨,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龍紹華就以發表談話的形式對中印第十三輪軍長級會談進行說明,他以罕見的嚴厲措辭指出,“印方仍堅持不合理也不切實際的要求,為談判增加了困難”。
新德里則表示,中方在談判桌上“不認可”,并且“無法就(邊境對峙至今的)剩余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印方這樣的表態,毫無事實根據。
印度曾要求中印邊境現狀恢復到2020年4月份實控線狀態,這太不合理。靠沖突無法達到的訴求,新德里居然幻想通過談判實現?
相比之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印交往中有不少亮點。
高層交往層面,中俄印三國外長去年11月剛舉行了會晤。在氣候變化等一些國際問題上,中印也有一些合作。經貿領域,去年中印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錢峰還提及,去年12月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因空難去世后,中國國防部及時向印方表達了同情和慰問。今年元旦,中印兩國的士兵們在邊境實際控制線附近地區互相致以新年祝福并交換糖果……
這些“都為第14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創造了一個善意的氛圍”。
錢峰告訴補壹刀,這樣的樂觀,是相對于上一輪會談而言,“如果雙邊關系能夠恢復相對正常,多一些符合兩國利益的國際合作,就是一個進步”。
不過,有人例行性跳出來給自己加戲。
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特意趕在新一輪中印會談之前稱,美國正在密切監視中印邊界的局勢,并對中國“脅迫”鄰國的企圖感到擔憂,“我們將繼續在這方面與我們的合作伙伴站在一起”。
看看,還是“在一起”那套陳詞濫調。
在對華博弈中,華盛頓已經習慣性時不時來這么一波挑撥離間的操弄。
3
中印的溝通,最重要當然是看兩位當事人的態度。
彭博社昨天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印度正在考慮放寬對某些外國直接投資的審查。
據印度現行法律,與印度陸地接壤國家的所有實體投資必須經過政府核準,而且還得通過一整套相當繁瑣耗時的審查程序。
雖然沒有點名,但既是印度的鄰國,又有能力對它進行投資的,顯然指的是中國。
新德里目前正在考慮豁免外資實際所有權低于10%的投資計劃。這項提案,最早會在下個月通過。
這,可以被視為新德里此時對華釋放的善意嗎?
先來梳理一下。
印度的這一投資審查規定始于2020年4月,生效后即對中國資本進入印度造成極大影響。
有數據顯示,2019年,進入印度的中國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融資為35億美元,2020年這一數據大幅降至10.5億美元。
隨著中印邊境對峙的繼續,印度之后還陸續封殺了一系列中國移動應用程序,并對中國商品進口進行額外審查。
就在1月5日,印度財政部發布聲明稱,小米在印度的公司存在“逃稅行為”,要求追繳約合8800萬美元的稅款。
事實上,據一名熟悉印度情況的相關人士介紹,印度的稅收和法律制度十分復雜,中央和地方之間對于稅收的規定和解釋經常存在差別。“只要想查,幾乎都可以查出‘問題’。”
這就理解為何小米會聲明,“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告訴補壹刀,新德里在經貿方面好像對我有所示好,但可以說,這主要出于它的自身需要。
之前兩年,美聯儲大額放水,國際游資頗多,其中一大部分進入印度股市。這就是在經濟不斷下滑背景下,印度股市還在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美國近來收緊銀根后,大量游資撤出,而現在印度經濟恢復非常需要資金。
劉宗義進一步解釋說,新德里設置了10%的比例,這樣的話,就算中國資本進去,也只被允許在提議投資的公司中持有少量股份,完全沒有話語權。更何況有些關鍵領域,新德里是不允許中國資本進入的。
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副教授楊怡爽也認同,不能對類似放寬限制的風頭期待過高。它隨時可能因為中印關系的變化而急轉直下。而且,這類放寬政策極具功利性,有可能是利用完就宰的殺豬盤。況且除了直接審批,印度政府針對中資企業的手段是非常多的。
因此,中國企業要進入印度市場,什么時候都得做好風險研判。
(來源:“補壹刀”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