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朱亞夫:千古奇冤岳飛案是怎樣平反的?
點擊:  作者:朱亞夫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4-08-26 12:16:34

 

 

岳飛之死,千古冤獄。岳飛冤獄是秦檜一手造成的,原本岳、秦之爭,只是朝庭對北方蠻族金國的主戰、主和之爭,也就是路線之爭,本無生命之虞,但案情一落到奸詐小人之手,就變味了。他們構陷事實,羅織罪名,將對方往死里整,于是就冒出了以“莫須有”三字置岳飛死罪的千古奇冤。

 

最近看了《宋史》等材料,才曉得了秦檜當年“莫須有”手法的卑劣無恥。當年岳飛、韓世忠等宋軍把金兵打看落花流水,一直打到開封的朱仙鎮,正欲直搗金國黃龍府時,宋高宗趙構聽信秦檜讒言,一天之內連發十二道金牌,召他班師回朝。岳飛無奈回朝后,就被奪了兵權,可政敵秦檜不肯罷休,串通萬俟卨、張俊,用威逼利誘的辦法讓岳飛手下的將領王貴告岳飛謀反,還誣陷岳飛的兒子岳云和岳家軍的大將張憲都是同謀,這下岳飛案升格為集團謀反案,就便于奸賊以“抓余黨”之名,排斥異已,由此岳飛案牽連上萬人。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于是原本的政見之爭,一下子變成 了謀反大罪,

 

他們捕風捉影地羅織了三條罪名,條條欲置岳飛于死地。第一條罪名是“指斥乘輿”,說岳飛在某年某月某日,可能就是朱仙鎮班師之后,懷恨在心,在軍營當中公開放話:國家沒救了,皇上不修德。本來能夠收復失地,直搗黃龍,結果你十二道金牌班師,國家沒救了。

 

此話倒底是不是岳飛說的,岳飛在什么時候說的,無從考證。但此話傳到皇上耳朵里,還了得嗎?“指斥乘輿”,“乘輿”就是皇帝的尊稱,你敢直接指責當今天子,這不是惡毒攻擊,自找死路呀?

 

第二條罪名是陰謀造反。說岳飛在朱仙鎮班師之后,心里很苦悶,跟幾個心腹喝酒,借酒澆愁。岳飛問張憲:“這天下的事應該怎么辦啊?”張憲回答:“您想怎么辦就怎么辦。”這話可能是被收買了的王貴打了小報告,也可能是存心陷害。可此話沒有明說“造反”,但聯想的空間很大,就看誰當法官。

 

第三條罪名是自比皇上,罪無可赦。岳飛跟張憲說:“我跟太祖爺(趙匡胤)一樣,都是32歲當節度使。”你看,“太祖皇帝32歲當了節度使,我也32歲當節度使”,這三句話,句句暗藏殺機,連起來聽,毛骨悚然啊:第一句,“國家沒救了,皇上不修德”;第二句話,那怎么辦呢?“您想怎么辦就怎么辦”;第三句話,到底您想怎么辦呢?“我跟太祖爺一樣,32歲當了節度使”。這不就是謀反么?

 

這三句話,岳飛是不是真的說過?沒人查證,就是說過,那也要看他在什么語境下說的,他是不是這么個順序說的?可秦檜、萬俟卨才不管這些,他們是如獲至寶,加以羅織、拼接,三句話上下連貫,一氣呵成,岳飛“蓄意謀反”,坐實了!可見這一伙奸賊的險惡用心。

 

岳飛就這樣死于非命,據元·脫脫《宋史•岳飛傳》載:抗金名將韓世忠對此憤憤不平,質問秦檜:“岳飛抗金,何罪之有?岳飛謀反,證據何在?”秦檜支支吾吾,作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回答:“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大意是說:岳飛的兒子岳云和張憲設計為岳飛收回兵權,這件事雖然不是很明確,但也許有吧!韓世忠聽后,憤怒地對他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由此“莫須有”三字也成了誣陷的別名。

 

岳飛到底是真反還是未反?到底是逆臣還是忠臣?在南宋初期的朝野引起了種種猜測、疑惑、不滿。使政局動蕩不隱。據史書所載,岳飛冤案平反之路并不容易,最后是歷經五朝(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過了85年,到宋理宗元年(1225年)才徹底平反昭雪。

 

這樁冤案幾經周折,最后是怎樣平反的呢? 又是如何抓住申冤的最佳時機的?

 

一、政敵下臺。岳飛冤案原是政敵秦檜一手策劃造成的,因此秦檜在臺上一天,要想翻案,就比登天還難。秦檜是南宋四大權相(其余為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之首,執政期間,構陷抗戰派,獨攬相權,促成《紹興和議》,除了規定南宋對金稱臣、納貢、割地外,《和議》中還規定“不得以無罪去首相”,保證了秦檜得以長期當權,最后加太師,進封魏國公。岳飛是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年底,年僅39歲時被害的,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也就是說岳飛冤案14年后,秦檜病亡。其妻王氏是有名的河東獅吼,諸事都要參與,秦檜懼內,以致斷后。他的養子秦熺謀求相位,為趙構所拒。秦家失勢,使長期被壓抑的主戰派看到了為岳飛恢復名譽的希望,于是主戰派紛紛行動,岳飛冤案有所松動。但一涉及岳飛冤案的性質問題,趙構就躲閃,不久他又起用當年殺害岳飛的奸賊之一、且早已被貶的萬俟卨繼承相位應付政局,使平反之路又陷入低谷。

 

二、國家危亡,和、戰之爭重起之時。南宋初期是個多事動蕩時期。皇統九年(1149年),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改元天德。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撕毀和約,又興兵南侵。危亡之秋,朝野震動,朝臣紛紛上書,要求為岳飛平反昭雪,治秦檜之罪。趙構迫于無奈,只好下詔:令見拘管州軍并放令逐便。已被流放嶺南的岳飛家眷,終于結束了顛沛流離,回到江州家中。這一舉措,雖未平反昭雪,但已見松動,說明了沉案昭雪已見曙光。

 

三、新帝登基。岳飛冤案雖是秦檜一手策劃的,但最后定案還是高宗親自欽定的,因此 歷來有人說岳飛冤案高宗是幕后主謀,若要平反,這不是讓宋高宗說明了自己“昏庸無能”,打自己的臉嗎?故岳飛冤案遲遲不能翻案。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也即岳飛死后20年后,趙構退位當太上皇,趙昚登上皇位,是為宋孝宗。新君登基,總要搞些新花樣,宋孝宗為了鼓舞士氣,興師北伐,登基之初即打著宋高宗的旗號下詔,開始了為岳飛平反之路: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后,特與錄用。當年十月,又頒發正式文告,宣布追復岳飛“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然而平反很不徹底,雖然朝廷恢復并給予岳飛家人種種待遇,卻對岳飛冤獄并未進行任何的甄別與復查,還留了尾巴。比如,在朝廷文告中,涉及岳飛死因,只講“坐事以歿”,只字不提“冤獄”。意為為某件事情而受到懲罰,最終導致死亡。

 

尤應指出的是,宋孝宗對岳飛冤獄所有的制造者包括秦檜、張俊、萬俟卨等人,一概未予追究。其實,趙昚并非不知岳飛冤情,他在私下接見岳飛之子岳霖時曾明確指出: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金佗編》卷九)

 

既知“卿家冤枉”,為何不徹底平反?原來趙昚當政27年,趙構當太上皇25年,幾乎“監督”了趙昚主政的全過程,這對趙昚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四、親屬幾代連連上書。岳飛被冤殺,老百姓愛憎分明,采取各種方法,鞭撻岳飛冤案的始作俑者,懷念贊頌岳飛。據傳如今的大眾化食品“油條”,與當時人們對岳飛冤死的態度有關。老百姓對秦檜夫婦恨之入骨。為了宣泄憤怒,就用面粉做成秦檜夫婦的身體模樣,入油鍋炸過之后,再用牙齒嚙咬吞咽入肚,當時取的名稱為“油炸檜”。這是昭雪冤案的群眾基礎。

 

冤案親屬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不喊冤誰喊冤?事實上岳飛親屬為先祖平反昭雪,不畏天威,前仆后繼,代代相傳,連續申冤。岳飛之子岳霖為其父的平反昭雪奔走呼號多年,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臨終前,拉著兒子岳珂的手說: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堙沒。余幼罹大禍,漂泊及仕而考于聞見,訪于遺卒,掇拾參合,必求其當,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茍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金佗編》卷九)。岳珂(11831243年),可貴的是他出生之時,岳飛已冤死40 多年,并未見過爺爺模樣,但他謹遵父命,牢記父囑,走上為祖申冤之路。他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遺文。“考于聞見,訪于遺卒”,第二年岳珂赴京省試,開始在京都與岳飛同事朋友的后代接觸,更廣泛搜集岳飛的遺事,以還原事件真相。十年后的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他將搜集、編撰的包括“高宗皇帝御筆手詔”和《吁天辨誣》在內的大量證據文獻進呈朝廷。

 

此時,距岳飛被害已60余年。由于宋孝宗為岳飛平反昭雪的不徹底,加之秦檜對歷史資料的篡改與歪曲,岳飛冤案的真相難以公諸于世,岳珂將所著《吁天辯誣》《天定錄》等書,結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編30),另有《桯史》15卷等,在民間發行,讓老百姓了解真相,為岳飛辯冤。

 

《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為目的,大量事實證明,秦檜扣在岳飛頭上的所謂三名罪名,或是無中生有,蓄意加害;或是移花接木,羅織構陷;或是無端揣測,無限上綱。以鐵的事實,還了事件的真相。《金佗粹編》書中所載之事,大都翔實可信,其中對文人軼事的記載,詩文作品的轉錄,可資輯佚、校勘,也有助文學史研究,因此岳珂名列南宋文學家。岳珂也寫過一首《滿江紅》,與其爺爺的《滿江紅》一樣為人傳誦。

 

宋理宗趙昀是南宋時期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甫一登基,就順從民意,重審岳飛一案,不上幾月就岳飛案件頒布《賜謚告詞》,宣告岳飛案純屬誣陷冤案,推倒了強加于岳飛頭上種種不白之詞,追封岳飛為鄂王,賜謚“忠武”,在鄂州替岳飛蓋造“忠烈廟”,以示紀念,至此,岳飛終于恢復了他的抗金名將的名譽,受到后世的景仰,并對加害方予以追究,追奪秦檜王爵,謚“謬丑”,后改謚“繆狠”。

 

冤獄總會昭雪,公道自在人間。在西湖之畔岳飛墓前的秦檜等人跪鑄像,最早始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當時的杭州府都指揮使李隆用銅鑄造了秦檜、秦檜妻王氏等三人的跪像置于岳飛墓前。由于人們對秦檜迫害岳飛的所作所為十分痛恨,因此 這些跪像不久就被游人打得不成人形了。在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浙江按察副使范淶用質地更堅硬的鐵代替銅重鑄了這些跪像,并增加了秦檜的黨羽張俊的鑄像,從此加害忠良的奸佞之徒終于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作者:朱亞夫 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