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中國建立的思想框架,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左派公平主義,和趕走近代一切外來侵略者、獨立自主建設新中國的民族主義結合。這兩樣東西是建成新中國的法理國本,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石。
2. 蔣介石當年之所以敗退,一是他維護大資本家大地主階級利益,二是他意圖和除武裝侵略(就是日本)外的其他殖民者茍和,犧牲民族利益換取他們支持民國政府,走的是右派加投降主義的路線,不得民心,只能逃亡臺灣島。
3. 新中國建立以后,為了保住獨立自主這個當今世界極為稀缺的國家主權優勢,先后跟美國和蘇聯進入對抗狀態,作為后發國家,失去了老師帶路,無法獲得外來技術和資本的輸入,才使中國前30年經濟發展落后于世界各國。同時為了平衡社會矛盾,抓公平抓得緊。不信大家聽聽老人們口述歷史,以及各種七八十年代的文學作品,那時突出榮譽感,少有貪污犯。
4. 后來美蘇斗爭中,蘇聯1970年代一度占領優勢,為了聯合一切力量斗倒蘇聯,美國終于向中國打開大門。中國也在吃了三十年苦后,終于既能守住國家主權,又能大力發展經濟。此后中國一邊在中南半島給蘇聯放血,一邊接受美國及其小弟的資本和技術輸入,經濟駛入快車道。
5. 但是,1992-2012年這二十年間,“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策略,使中國忽略了建國時的公平態度,加上因為讓利于外企而必經的國企破產大下崗,一時間國內矛盾無比激化,各種冤假錯案、車匪路霸、暫住證、大拆遷、進城民工安置,使整個國家的平民階層受到了極大傷害,富貴階層則紛紛在歐美置業換國籍,隨時準備逃離中國。那時的中國,如同坐在一座火山上,公權力權威盡失,社會矛盾分分鐘爆炸。
6. 在2012年后,通過反腐、扶貧、治軍三大改革,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壬辰變法,其影響力之大,遠超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此后還將變法主張系統化,一次次反復刷新,中國逐漸走向“既要發展經濟、又要追求公平”的社會治理路線,公權力威信逐步恢復,社會矛盾大大減緩。
7. 但是,隨著社會財富與個人資本的大量累積,中國進入2020年代后,還是會迎來所有朝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階級固化。一種固化表現在各市縣經濟體系的大家族化,另一種固化表現在各公共部門,包含科教文衛的門閥化。
關于第一種,大家覺得市縣各大家族只要專心搞經濟,不要搞政商旋轉門就行,守住這個底線,民眾就不會太憤怒。關于第二種,大家并不介意他們傳遞私人財富,但不能通過公共影響力和鉆公權力空子,將自己的后代培養成新的門閥。
大家之所以對北京協和醫院的董小姐如此憤怒,就是因為他們家犯了第二種錯誤。
8. 本來是中日友好醫院的一樁風流案,牽扯到后面,大家只關心董小姐,是怎么從一個“給錢就能讀”的所謂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經濟學本科,2019年轉入協和醫院“4+4臨床醫學試點班”,順利進入醫學博士培養體系。
網友懷疑,在其父母人脈庇護下,董小姐全程開掛,學歷開掛、入醫學博士開掛、論文開掛、去醫院規培開掛,就連輪轉個科室不想去,都能請醫學界泰山北斗的人物給她打招呼開掛。肖醫生事發后,董小姐知網刪論文也還能開掛。
做醫生這么辛苦,董小姐之所以擠入這個賽道,不去吃喝玩樂,很可能是為了上一代權力猶在時,先幫她進入醫療系統,再進入院士級別大佬科研團隊獲取榮譽,日后鋪路進入醫院行政管理團隊,接著成為副院長,最后以事業編制上升至國家機關,以完成上一代的權力交接。
這便是典型的,通過公共影響力和鉆公權力空子,將自己的后代培養成新的門閥。
9. 而董小姐根本不是個案,通過“4+4”這個特殊渠道,有學地質、學土木、學園藝、學藝術的特招進入醫學博士系統,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無法跟真正的醫學高手過招,主要是意圖通過這個途徑轉正,一步步走向醫療高層或國家機關的重要崗位。
這種特殊渠道的醫療與政治資源繼承,跟唐朝時“刑家之子、工賈殊類”限制科舉一樣,給上一代權貴們開了一道口子,最重要的是,他們侵犯了平民階層的上升通道。
醫生是一路升級打怪的高技能專業,一個醫學生,至少需要5年本科或8年本博連讀,5年或8年畢業后,都要參加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成為執業醫師才擁有處方權,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后面還有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從畢業到成為主任醫師,普通人最少也需要花費15年時間。
而且醫學院本來就難考,中國頂尖醫學院錄取分數線,集中在550-680分,只有愿意吃苦、勤奮、好學、聰明的年輕人,才配成為醫生。
而現在有人想抄近路,先去哥倫比亞大學下面的野雞學院買個文憑,再通過“4+4”特殊渠道混入醫療體系,在各路大佬一路打招呼的關照下,預備轉入醫療體系行政崗,成為醫療體系領導人,或者伺機進入國家機關。
再說一遍,這便是典型的,通過公共影響力和鉆公權力空子,將自己的后代培養成新的門閥。
10. 其實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有門閥,像日本、菲律賓這樣,醫生的兒子是醫生,政客的兒子是政客,其他國家對此早就麻了,按照國家發展規律,要完全杜絕門閥形成是不可能的。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區別是,在其他國家,公共系統的門閥也可以繼承,但中國不可以。
在中國,商人的兒子繼續做商人沒問題,但你要是一個大學校長,你想通過一系列操作,讓自己兒子也接著做大學校長,那就不可以。因為公共系統必須公開競爭,給平民階層留下升遷的空間和希望。
越是專業的公共領域,包括公務員、科教文衛這種,越不能一代代權力化、特殊化,因為這么做,不僅僅助長了權力的世襲,更讓一群飯桶抄近路成為精英的領導,如果讓一群飯桶去領導精英,這國家還怎么可能有競爭力?行業技術精英們又怎么會服氣?
董小姐真的要成為中國一流醫院的領導,請問有幾個人服她?就她那野雞學院的水平,又怎么領導無比專業的醫療體系?
11. 回到文章的開頭,新中國是一個以“左派公平+民族主義”而建設起來的國家,盡量保障公平、堅決保障國家自主權,是新中國不可動搖的兩塊地基。凡是違反這兩塊地基的行為,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會遭到社會輿論的激烈批評。
無論是誰,意圖通過特殊渠道傳承公共權力,都是動搖國本的事情,那也就怪不得民眾,會出離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