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到來之前,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紀念日前夕,亦即2025年4月25日凌晨,中國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全國聞名的優秀勞動模范、新中國第一位女副總理吳桂賢同志在深圳醫院病逝。所以今年的勞動節,特別懷念這位杰出的領導者與卓越的奉獻者,她書寫了永遠不可磨滅永垂共和國史冊的“勞動光榮”的豐碑。
吳桂賢(1938年—2025年4月25日),女,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曾任國務院副總理。1951年,吳桂賢進入陜西省咸陽市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當擋車工,后任全國紡織先進集體“趙夢桃小組”黨小組組長。1968年后,陸續擔任西北國棉一廠革命委員會委員、主任,咸陽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革委會委員、常委。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后任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75年,在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仍然當選為中央委員。1977年9月申請辭去副總理職務,同年經中央批準回到西北國棉一廠。1978年任西北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1981年6月起任西北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廠工會主席。1988年任深圳外貿集團公司與港人合辦的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4年退休。2025年4月2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醫院逝世,享年87歲。 吳桂賢是新中國第一代紡織女工,是新中國久負盛名的工業女勞模,自1958年以來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廠級標兵。1964年、1966年連續兩次被評選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965年被評為全國紡織系統先進典型。因成績卓著,作為工人階級代表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務院副總理,書寫了“勞動人民光榮”和“勞動光榮”的輝煌。
吳桂賢書寫的“勞動光榮”,最突出的是把勞動從謀生手段升華為建設祖國的自覺。吳桂賢1938年出生河南鞏義縣一個貧苦農民家里,1951年13歲的吳桂賢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車獨自出門謀職立業,怎奈她太小,小小的年紀、小小的個子,如何找工作?先是給遠房姨媽家打雜,后來又給姨媽的侄子帶孩子,當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紡織廠——陜西西北國棉一廠對外招工時,年僅13歲的吳桂賢就踮著腳尖,瞞報了3歲參加了招工。因為招工年齡最小16歲,吳桂賢瞞住年齡可瞞不住瘦小的身架,招工人員不相信她有16歲婉言謝絕,可她的堅強與倔強又打動了招工負責人,破例招了一名“童工”。從此,吳桂賢成了西北國棉一廠也是新中國第一批紡織工人,也從此增加了改寫勞動目的,把勞動由謀生手段上升為建設社會主義,為祖國添磚加瓦的高度政治自覺。吳桂賢不僅有一股飽滿的勞動熱情,還有一股熾熱向上的政治熱情,1955年入團,1958年入黨,被調到全國勞動模范、黨的八大代表趙夢桃小組,并擔任趙夢桃所在小組的黨小組長。趙夢桃雖年齡只比吳桂賢長三歲,但已經是大名鼎鼎的勞模明星。吳桂賢不僅向趙夢桃請教紡織生產技術,還切磋攻克紡織技術難關,使吳桂賢的成長很快,不幸的是趙夢桃患癌癥去世, 吳桂賢帶領“趙夢桃小組”學習發揚“趙夢桃精神”,年年出色完成生產任務,年年被評為先進標兵,將接頭速度從每分鐘40次提升到60次,用自制竹片代替進口鋼片節約外匯,創造出“萬錠不斷頭”的全國紀錄等奇跡,全國紡織系統都學習以趙夢桃小組為代表的西北國棉一廠班組的生產和管理經驗。自此吳桂賢把勞動光榮與勞動人民當家作主,與工人階級管理國家為祖國分憂解難聯系在一起,實現了亙古未有的勞動品質升華,寫就了勞動人民的驕傲和自豪,寫就了勞動的最大創造和最大輝煌。
吳桂賢書寫的“勞動光榮”,最耀眼的是把勞動當作不忘勞動人民本色的標識。吳桂賢1958年以后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廠級標兵,多次被評為三好學員、優秀學員,成為聞名全國的女勞模,而且作為勞模代表1964年、1966年連續兩次被評選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還見到了讓勞動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毛主席。1965年吳桂賢以個人和趙夢桃小組代表的名義,出席西北公交戰線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并被評為全國紡織系統先進典型,還被推選為西北國棉一廠副廠長。雖然職務變了,榮譽也數不清的多,但她勞動的本色始終沒有變,一直堅持勞動,一直保持勞動人民本色。此后她又連續在黨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還作為“老中青”三結合的青年干部被提拔到陜西省革命委員會,但她仍然把自己當作工人的一員,當作西北國棉一廠一個普通工人。尤其是四屆人大,毛主席為了培養革命接班人,提出要從工農兵中選拔干部,當時需要從工人中選拔一名副總理,而且要求是女性。周恩來提名,中央組織部審查,呈報毛主席批示同意,吳桂賢在四屆一次全國人大會議上被選舉后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而且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理,也是最年輕的副總理。她依舊保持著工人階級的勞動本色。這表現在吳桂賢到了北京當副總理,還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國棉一廠76元的工資。無論是在政治局開會或在國務院開會,喝茶水要交2角錢的茶葉費。吳桂賢每次都只喝白開水,不喝茶水。服務員問她:“吳副總理,您為什么不喝茶?”她笑笑說:“我不愛喝茶,怕睡不著覺。”也表現在她每次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宴會,她都要按規定交餐費,絕不沾國家一點光,不搞一點特殊;還表現在她分管紡織部、衛生部和工青婦工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她與農民副總理陳永貴一起實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時間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時間回原單位勞動,三分之一時間到各地調查研究。1975年9月,經毛主席批準,吳桂賢回到西北國棉一廠參加勞動。趙夢桃小組的姐妹們興高采烈:“吳大姐又回來了!當了副總理還和咱工人一個樣,這才是共產黨的好干部!”
吳桂賢書寫的“勞動光榮”,最感人的是讓勞動寫出坦然面對從基層到中央的職務變化,創造史無前例極度跨越的能上能下崇高品質。吳桂賢從基層普通女工成長為副總理,讓中國乃至世界感到驚異,又主動要求從堂堂副總理回到原來的基層,沒有絲毫的不適應,沒有絲毫的自卑,那么坦然面對令人驚異的大起大落,讓人們再次領略了她自己和那個時代“我們共產黨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的高度覺悟和崇高情懷。吳桂賢1977年主動打報告給黨中央,要求辭去副總理,回到西北國棉一廠去,回到趙夢桃小組去。李先念同志在國務院紫光閣專門見她,鼓勵她“你是先進工人代表上來的,在中央工作三年,總的不錯,你還年輕,回去好好工作”,吳桂賢保證“過去是怎么工作的,現在和今后仍然會怎么去工作”。根據中央意見,吳桂賢回到了西北國棉一廠擔任黨委副書記,而且回到咸陽一天也沒休息,就趕著去上當晚的夜班,丟下行李,佩上白圍腰,戴上工作帽,就到車間上班去了。她還和原來一樣,擋四臺車,一臺不少,保質保量完成了當天任務。她說,“我始終不會忘記,我是個紡織工人”,回到廠里,回到工人姐妹們身邊,心里有說不出的踏實。吳桂賢真的把陜西咸陽西北國棉一廠,當作政治生命的起點,也當作創造勞動光榮、勞動奇跡的精神源頭。有篇文章指出:吳桂賢同志的政治生涯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頻共振。13歲進入西北國棉一廠成為“童工”,在設備簡陋的紡織車間創下“萬錠不斷頭”全國紀錄;37歲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后,推動輕工業部建立“工人智囊團”,將車間管理經驗轉化為政策制定依據;1977年主動辭去副總理職務重返基層,繼續在紡織企業發揮技術骨干作用。這一系列選擇,既體現了我黨“三三制”干部培養機制的實踐成果,也彰顯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政治本色和能上能下的高尚品德。吳桂賢同志在基層是勞動模范,在國家決策接地氣,主動辭職返回基層工作的品質,在當代看重提拔不愿到基層的環境下尤為重要(參自《周忠:從吳桂賢同志的歷史定位看黨史敘述的嚴肅性與整體性》,昆侖策研究院2025年0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一講話”強調,“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全社會要學習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的精神。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要珍惜榮譽、保持本色,繼續努力、再立新功”。新中國紡織勞模吳桂賢就突出體現了“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國家的棟梁”的定位,她的事跡和精神的確值得全社會學習弘揚,尤其是吳桂賢“珍惜榮譽、保持本色,繼續努力、再立新功”的崇高境界,更為勞模樹立了楷模。
【吳桂賢(左)與李素文、陳永貴在大寨】
吳桂賢書寫的“勞動光榮”,最核心的是拒絕“一切向錢看”改變勞動性質和本色的腐蝕,永遠守住新中國勞模“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定力和優良傳統。吳桂賢的難能可貴,是保持勞動的真正光榮,拒絕社會不正之風改變勞動的性質和本色,旗幟鮮明反對利用坑蒙拐騙夢想一夜暴富等對勞動的抹黑,身體力行捍衛勞動的真正光榮。比如1981年吳桂賢接到通知,上級要按省轄市副職給她安排工作。在一些人看來副市長比副廠長權力大多了,多少領導干部求之不得的事,可吳桂賢卻不愿離開西北國棉一廠,只愿意到廠里上班,最后省委安排她擔任廠黨委副書記(副處級歸省管干部),別人感到惋惜,吳桂賢卻非常滿意,憑著對勞動本色的堅守,憑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再次獲得勞模稱號。再比如社會上刮起“一切向錢看”歪風,她沒有絲毫動搖,既沒有像一些人那樣靠以前的名氣撈錢,也沒有讓自己的的勞模稱號受到銅臭的腐蝕。市場經濟大潮蕩起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污泥濁水,泛起坑蒙拐騙的沉渣,她始終守住自己勞動創造光榮的道,即使吳桂賢1988年受邀來到了深圳,在她的帶領之下深圳的鴻華印染廠發展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紡織印染企業,還成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深圳一干就是將近20個年頭,可直到退休她也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成為富婆。倒是整日的忙碌讓吳桂重新找回了當初的感覺,找到了當初在廠子里跟趙夢桃學習討論紡織技術的那段最快樂時光的感覺,她是真正的熱愛工作,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群眾。吳桂賢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為她堅信自己的光榮是與勞動緊緊連在一起的,從不吃老本,從不在群眾面前擺勞模的譜,從來都是一直陪在群眾身邊的和藹的吳大姐,退休之后也依舊閑不下來,繼續用勞動書寫夕陽紅。退休后的吳桂賢,沒有像別人那樣過著安逸清閑的生活,開始從事慈善事業,她覺得自己就是貧苦出生,更能體會苦命孩子的痛苦,希望能夠盡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幫助那些孩子們。后來還加入了中國教育基金會,并且擔任廣州扶貧會的主席。晚年時被人問到為什么還要忙碌,吳桂賢這么說道,“我知道自己跑不動了,我一個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我就是放不下大山里的那些孩子們,能做些什么我就盡量多做些,能多幫助一個孩子我也是快樂的。”到了吳桂賢80歲時,她擔任了廣東省愛牙工程的公益顧問,依舊奔赴在公益事業的第一線,仿佛她的時間始終屬于勞動奉獻,永遠不想為自己留下一點。對于自己做出的貢獻,吳桂賢說“我只是一個牽線人,愛心人士才是和諧社會的中流砥柱”(參自《她從紡織女工到副總理,退休時按團級標準發放工資,活了87歲》來源: 芳芳歷史燴,網易號2025-04-29)。有人以題目“繼續創業”賦詩夸贊吳桂賢,“改革浪潮回舊岸,創業艱辛迎奮戰。身位變,士兵先,職務高低無私怨。南下又把公司辦,暮晚夕陽光熱燦。人生磨難歷春寒,葵花向黨心沒變”(勞動最光榮26——巾幗英雄吳桂賢,美篇2024-08-03)。習近平總書記“五一講話”指出,10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中國共產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不愧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階級,不愧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不愧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吳桂賢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總書記對工人階級的評價,用自己豎起的勞動光榮豐碑,鐫刻了工人階級“不愧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階級,不愧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不愧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吳桂賢,從紡織女工到國務院副總理,又回歸基層,退休后仍為人民奔波,不為高位,不為富貴,真的是時代楷模。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真的需要吳桂賢這樣的無私奉獻。在當官就想撈錢,提拔了就想往更高的職位爬,尤其需要吳桂賢這樣的能上能下的楷模。然而,就是這樣的勞模、這樣的楷模,有人硬要給吳桂賢書寫的“勞動光榮”貼上政治標簽而詆毀,硬要對吳桂賢創造的“勞動光榮”搞歷史虛無,正義之士不答應,人民群眾不答應,凡是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答應!針對個別媒體在報道吳桂賢同志逝世時使用“特殊年代的副總理”等看似中性實則暗含歷史虛無主義傾向的表述,有正義之士奮起糾錯,提出這種將黨的歷史機械切割為“特殊年代”與“正常時期”的敘事方式,本質上是對黨史整體性的否定,更是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變相解構。通過吳桂賢同志13歲進入西北國棉一廠成為“童工”,在設備簡陋的紡織車間創下“萬錠不斷頭”全國紀錄;37歲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后,推動輕工業部建立“工人智囊團”,將車間管理經驗轉化為政策制定依據;1977年主動辭去副總理職務重返基層,繼續在紡織企業發揮技術骨干作用等一系列選擇,通過吳桂賢同志在基層是勞動模范,在國家決策接地氣,主動辭職返回基層工作的崇高品質,論證了吳桂賢政治生涯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頻共振,揭示了吳桂賢同志勞動精神與政治品格統一的歷史貢獻(參自《周忠:從吳桂賢同志的歷史定位看黨史敘述的嚴肅性與整體性》,昆侖策研究院2025年04月30日 05:41北京)。
吳桂賢是新中國第一代紡織女工,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務院副總理,是新中國全國紡織系統先進典型。她堅信的社會主義勞動光榮,實現了勞動價值最大化,她用一生守護的勞動光榮,彰顯了勞模精神激勵的最大化,她以勞動光榮的生產動力,昭告了勞動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最大化。
吳桂賢創造了勞動光榮和勞動人民勞動的輝煌!
吳桂賢豎起了勞動光榮和勞動人民勞動的豐碑!
參考文章:
1、《習近平:匯聚起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磅礴力量》,新華社,昆侖策研究院2025年04月29日 06:07北京;
2、《紡織女工當上副總理 吳桂賢大起大落人生之路》,中國經濟網2007年09月28日;
3、《她從紡織女工到副總理,退休時按團級標準發放工資,活了87歲》,芳芳歷史燴,網易號2025-04-29;
4、《吳桂賢:從紡織女工到女副總理,仍忘不了白圍兜、白帽子》,秦州融媒,今日頭條2022-06-30。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原勞動部長馬文瑞回憶1956年工資改革:工人一般實行八級工資制
2024-05-29李克勤:抗大校歌末尾歌詞究竟是勞動者的先鋒,還是抗日者的先鋒?
2024-01-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