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及全球多邊貿易協定的推進引發廣泛關注。然而,面對美國在貿易談判中表現出的“虛偽性”與“突變性”,我們需以歷史為鏡、以現實為鑒,既要看到合作的可能性,更要清醒認識到其資本邏輯下的戰略本質——任何協議的簽署都可能成為新一輪博弈的起點。中國需以底線思維筑牢防線,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為更長遠的戰略博弈預留空間。
一、美國的“規則霸權”:虛偽承諾下的戰略陷阱
美國在貿易協定中的表現一貫以“規則破壞者”與“利益至上者”的雙重面目示人。從特朗普政府時期單方面加征“對等關稅”,到拜登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濫用301條款,其核心邏輯始終是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例如,美英近期達成的貿易協議雖宣稱“擴大市場準入”,但美方仍保留對英國汽車產業的高額關稅(前10萬輛車10%關稅,超量部分25%),并試圖通過“優先待遇”條款為未來加碼埋下伏筆。這種“表面讓步、實質設限”的操作模式,暴露了美國通過局部協議瓦解多邊體系、逐步壓縮他國戰略空間的真實意圖。
歷史經驗更印證了美國的不可靠性。20世紀80年代,美國通過《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升值,表面解決貿易逆差,實則通過資本泡沫摧毀日本制造業根基;2018年貿易戰中,美方以“對等”之名行單邊制裁之實,最終導致全球供應鏈紊亂,自身也付出通脹加劇、企業受損的代價。如今,美國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關鍵領域構筑“小院高墻”,以“友岸外包”重構供應鏈,其本質仍是通過技術霸權與規則霸權維持經濟主導地位。
二、歷史教訓:盲目樂觀的代價與戰略定力的重要性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的教訓尤為深刻。面對美國以“貿易失衡”為名的打壓,日本一度通過擴大進口、開放市場緩解壓力,卻未料到美方將《廣場協議》與《美日半導體協定》捆綁推進,最終導致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這一案例警示我們:貿易協定若缺乏對等性與約束力,可能成為單邊主義的“特洛伊木馬”。當前中美經貿博弈中,美國正試圖復制這一模式。一方面,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等政策限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以“印太經濟框架”分化區域合作,迫使盟友在中美間選邊站隊。若中國因短期協議紅利放松警惕,可能重蹈日本覆轍,陷入“開放即讓渡”的被動循環。
三、中國應對之道:以韌性筑基,以創新破局
面對復雜外部環境,中國需構建“攻守兼備”的戰略體系:
1.筑牢國內經濟基本盤。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通過擴大內需降低對外依賴。2023年中國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超80%,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同時,需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關鍵領域(如芯片、新能源)國產替代,建立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
多元化國際合作網絡
2.依托RCEP深化區域合作,2023年中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占比超30%,東盟連續多年穩居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時,通過“一帶一路”拓展新興市場,以數字貿易、綠色能源等新領域合作對沖傳統貿易摩擦風險。
3.強化規則博弈主動權。積極參與WTO改革,利用多邊機制揭露美國單邊主義行徑。2025年中國已就美方“對等關稅”向WTO提起訴訟,強調其違反最惠國待遇原則。此外,需加快與其他國家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如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分化美國盟友陣營。
4.技術突圍與創新生態構建。針對美國技術封鎖,需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完善產學研協同機制。2023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64%,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突破。
四、警惕“協議陷阱”:在斗爭中把握戰略主動
貿易協定的簽署絕非終點,而是博弈的新起點。中國需以“動態平衡”思維應對:一方面,通過協議爭取喘息空間,為產業升級爭取時間;另一方面,需預設“熔斷機制”,對美方可能的背信行為建立快速反制通道。例如,針對美國可能加征的藥品關稅,可提前儲備替代供應鏈,并聯合歐盟發起WTO爭端訴訟。
同時,需加強輿論引導,揭露美國“規則霸權”的虛偽性。通過國際組織、智庫合作發布研究報告,量化分析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損害,爭取發展中國家支持,構建“反單邊主義”統一戰線。
以歷史耐心應對百年變局。從“廣場協議”到“芯片戰爭”,美國資本邏輯下的貿易政策始終服務于其霸權目標。中國既不能因短期摩擦放棄開放,也不能因協議紅利喪失警惕。唯有以高質量發展夯實內力,以制度型開放拓展空間,在斗爭中錘煉戰略韌性,方能在百年變局中守住陣地、贏得主動。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所指出的:“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這或許是對當下復雜形勢最清醒的注腳。
作者:鐘誠功;來源:周忠視角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鐘誠功|貿易協定簽署需保持清醒:警惕美國“規則霸權”背后的戰略博弈
2025-05-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