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回答好這一重大課題,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出了格爾木,沿著青藏公路南行,經納赤臺、西大灘、五道梁、昆侖山口、可可西里無人區、沱沱河,便到了開心嶺。
記得這位同事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車間黨支部的夏書記。十多年前,企業興旺發達之時,夏書記正值青春年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在黨建工作方面的業績可圈可點。
多年來,很多學校的師生與我國開展的脫貧攻堅猶如隔著一堵墻,即使農村學生,對父母正進行的脫貧攻堅也知之甚少。
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黨組織如何帶動鄉村振興、走共同富裕道路,重點研討煙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經驗。與會人員從不同的角度對煙臺組織部開展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出了中肯的建設性的意見。
深入研討、交流體會,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1981年,全國推行包產到戶改革以來,黨中央對農村頂層設計本來是統分結合的改革,就是宜統則統,宜分則分,這是寫進憲法里的內容。
筆記君注意到,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對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全面系統闡釋,現將其中的重點內容摘錄如下。
我們不健忘的話,不妨回憶一下國企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大面積的虧損的。這可能是某些當初為政府出謀劃策的主流經濟學家最不愿意回憶的經歷,最害怕揭開的傷疤。
鄉村振興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每家每戶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事情。謀事在人,成事更在人。有時是需要百折不饒、千難不避的勇氣和奮斗的——這里最需要的已經是人,是人的素質了。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3周年紀念日,讓我們在此重讀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以此方式來紀念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
該文對鄉村城鎮化的速度、方式、方向和城鎮化的基礎支撐進行了重點梳理,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以鄉村集體經濟為主體支撐的就地農業工業化、鄉村城鎮化、城鎮生態化道路的結論。
市縣鄉鎮書記掛帥,隨著報告文學《走向鄉村振興》問世,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人關心畢節和煙臺的實踐,同時也希望在鄉村振興的歷史大潮中,涌現出更多更好的經驗。
要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
農民群眾如果不能參與管理,而只是處在一種被領導被管理的狀態,就不但使官僚主義得不到遏制,而且政治上的社會主義方向和經濟上的集體所有制基礎也難以得到保證。
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成功。
一個時期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嚴重泛濫,對人們的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是游蕩在中國大地上的一股陰風和幽靈。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堅定制度自信既要靠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制度,又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同時離不開科學的制度理論引領。
記者:4月23日,中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入列。有媒體評論,該型戰艦的入列是在為“武統”臺灣進行實質性準備。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信仰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的顯著標識與獨特優勢。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見證了信仰力量與物質力量在中國大地的共同生成與發展。
她接受任務后,毅然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長發剪掉了。孫曉疆寫下,“巾幗斷發”,有如壯士斷腕,那是下了怎樣的決心!
習總書記講: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