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侯立虹:令人震撼的“接過紅旗肩上扛”!——清明感懷之一
點擊:  作者:侯立虹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5-04-09 09:39:43

 

1.jpg

 

“接過紅旗肩上扛,接過先烈手中搶。踏著英雄足跡走,革命到底永不下戰場”,這是京劇紅色娘子軍吳清華的經典唱段,也是寧夏固原學生堅持30年翻山越嶺徒步108里祭奠先烈,表達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真實寫照,還是新時代持續30年“行走的思政課”永放光輝的根本指向。


2.jpg


據新華社半月談《30年,百里徒步祭英烈》(2025-03-30中國日報網,來源半月談)披露,當年,時任固原二中校長的韓宏幾經斟酌、商議,決定帶領學生徒步赴任山河烈士陵園掃墓。這一決定引來不少反對聲音,但韓宏堅持“認為人生只要有一次這樣的徒步經歷,未來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畏懼困難”,1995年清明節前,固原二中初一年級(后初中部剝離成立弘文中學)6個班372名學生踏上征程,結果令人振奮:除少數生病體力不支的學生在返程最后5公里坐車外,絕大部分同學走完全程。自此,作為一項清明節前的特殊實踐課,“百里壯行任山河”在這兩所學校傳承了下來。最艱難的是2021年,當時雨雪交加,一路上很多學生的鞋子被雨水泡濕,不時陷入泥潭,相互協助才能拔出;有些路段處處泥水坑,只能一步一步趟水前行,鞋子不時“呲呲”發聲,可沒有人放棄,師生們相互鼓勵、相互攙扶、咬牙堅持。正如曾兩次掉隊又迎頭趕上并走完全程的初一女孩續珈碩所說,這是對意志力和體力的雙重挑戰,也讓她更加懂得當年紅軍長征的艱難,也真切地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早已退休的這些活動的發起者韓宏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每一個學生見到他,都會講到徒步赴任山河的經歷,回憶徒步108里為烈士掃墓是最好、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人生最好的德育教育。一直堅持參與組織的弘文中學黨支部書記任皓深有感觸地說,光在教室里講烈士故事、講愛國主義,很難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共情”,每一年徒步到達任山河烈士陵園,學校都會舉辦莊嚴肅穆的掃墓儀式,從瞻仰烈士墓碑、默哀、宣誓,到擦拭墓碑、敬獻花朵……課堂上的歷史事件具化成眼前的一座座墓碑,尤其看到犧牲英烈的年紀并不比他們大多少時,同學們的感觸更深。盡管這項活動的爭議從未停止,盡管安全問題是最大的擔憂,但重要的是把組織保障做細、做實,不能因為擔心安全就不讓學生進行挑戰性鍛煉。據介紹,每年學校都會制定詳細的活動組織保障方案,不僅在醫療保障方面,學校前期會對所有學生進行大排查,勸阻不適合長距離徒步的學生參與活動,同時邀請專業救援隊隨行,配備大巴和搶救車,還在體能訓練方面,學校從春季學期開學就利用體育課、早操、課間操等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尤其是把這項活動當作思政教育創新形式而堅持下來。


3.jpg


所以《半月談》這篇文章給予寧夏固原學生每年清明節天不亮就出發,一路翻山越嶺,徒步往返108里,到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先烈高度評價“這是一次身體的磨煉,更是精神的傳承”,認為十三四歲的孩子,用額上的汗水、腳底的水泡、十幾個小時的堅持,表達他們對革命先烈最誠摯的敬意,這是已持續30年的“行走的思政課”。文章通過一系列反問:是什么,讓他們滿懷信心,一屆又一屆踏上“新長征路”?是什么,讓學校堅持不放棄,一年又一年組織祭奠英烈活動?又通過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回答:不僅六盤山腳下的固原市是革命老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就誕生于此,而且任山河烈士陵園位于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這里長眠著在“解放寧夏第一次戰役”中犧牲的364名解放軍指戰員,這樣堅持15個小時徒步108里赴任山河祭奠先烈的壯舉,就是不忘初心跟黨走最直接最具體行動。正如網友所說“革命先烈遺志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先烈們流血犧牲也是為了能給下一代創造和平安穩社會,孩子們不懼艱辛,堅定信念,團結一心,奮發向前,用新時代少年的精神風貌告慰先烈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4.jpg


可喜的是,30年的堅持與傳承,徒步任山河已由簡單的祭奠活動,升華為思想洗禮,升華為內涵豐富的“行走的思政課”。更可喜的是,學校把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和固原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相結合,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信仰理念的堅守,厚植在一次次行走中,并不斷升華。如今,“百里壯行任山河”已引領帶動更多學校結合實際,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基地場館、企業車間、鄉村田間。2024年秋季開學前后,寧夏同心縣第八中學800多名高一新生徒步46公里重走長征路;鹽池縣6所中學6000余名師生徒步36公里,領略長城文化……。于是就有了今年清明節,寧夏固原2300多名師生中途沒有一人掉隊徒步108里祭奠英烈的“接過紅旗肩上扛”震撼,不僅震撼了青少年學生,而且震撼了各行各業的大人們,震撼了全國網友和男女老少。


5.jpg


一是“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引發的怎么詮釋教書育人的震撼“寰宇紀錄館”的“2300多名師生徒步108里祭奠英烈,中途沒有一人掉隊或退出,更加震撼的是他們已經堅持了30年”視頻,點贊轉發紅心近10萬,留言2034條,大量網友的“教育是教書育人,不是一切為了考試”“固原師生,30年來一直呈現著的‘行走的思政課’”,“正能量滿滿的固原,好校風,好市民,好孩子,全國推廣”等留言,引起了網民強烈共鳴,發出了“感動,感謝孩子們的無畏的精神”,“向英烈致敬,揚我國威,致敬英勇的少年”“現在少年的可愛模樣棒棒的”,“你只管往前走,祖國不會讓你輸”,“民族血脈世代相傳”等由衷贊嘆,激起了“青山處處埋忠骨,向革命英雄先烈致敬”,“發揚長征革命之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淚奔……看到了一排排一座座的墓碑心里止不住的難受,沒有您們用青春年代保衛著祖國的寸土寸金英雄的光輝形象永遠活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全國人民永遠把您們放在心中直到永遠”等緬懷先烈的巨大反響。更重要的是,網友稱贊他們是“中華好兒女”,“不愧為長征勝利的落腳點!紅軍從此走入中華民族解放的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紅色革命主義的教育之地”,“為這所學校的不忘先烈,鍛煉孩子們的革命意志!更是革命精神的傳承”;退休老師民企老板學生家長都夸贊“這是育人的好學校”,“這樣才是最好的育人之道”,“學習好不算好,必須得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留給子孫后代的”,“這才是真正的教科書。讓更多的孩子向他們學習”。更可貴的是,不少網友由此提出了辦學方向和擇校標準:“啥是重點學校?這才是教育磨練育人的重點學校!給校長老師孩子們點贊”,“為這樣的學校、學生點贊”,“正能量學校全國學校學習的榜樣”,“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非常值得表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懂感恩懂禮貌,有前途”,“這才是培育后代的絕招”,強烈要求“重獎當地政府和學校!勿忘英烈”,“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從孩子抓起,少年強則國強”,“教學以紅色為題材就應該如此,讓我們下一代人以中國歷史,銘記先輩們的血淚換來和平大好河山,全國校園應以如此教育”,“全國學校應該學習這種精神”。“經視直播”的“直播微視評:徒步百里祭英烈,各地的家長能不能”視頻,網友留言“這才是真正的的愛國主義教育,比在課本上學幾年都管用”,“這樣的‘課堂作業’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更有社會家國,老師有圈有點,更有描有繪。天地大文章,人間浩然情。足下步山河,手中攬星辰”,強烈建議“現在教育要把外語改為選修科,把愛國測試(也就是政治)主修科,等同數理化作為主修”,“信仰是走出來了的,意志是磨練出來的”,“所有的學校都要向寧夏固原學一學”,“當今各地學校應組織師生拉練磨練意志,孩子家長當帶著孩子走好人生路做好人生事走出信仰”。一個30年的“徒步百里祭奠先烈”育人堅持,能夠激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和回響,真的是出人意料,也讓人特別的欣慰。表明絕大多數的人們不忘先烈熱愛祖國,反對一切向錢看,鄙視一心鉆進錢眼里,崇尚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期盼涌現更多的像固原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青少年接好共產主義事業的班。


6.jpg


二是“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喚起紅色教育的回憶“浙江城市之聲”的“這108里,走出了中國教育最硬核的脊梁”視頻,網友近500條留言,最寶貴的是激發了很多網友的回憶,比如“寧夏很多學校都有徒步掃墓的好傳統,我也走過”,“我兒子今年也參加了,全班師生無一人掉隊,孩子回來感受頗多”,“我當年走了2次,孩子比我們預想的要強大的多”。一位網友回憶“70年代石家莊華北制藥廠子弟學校師生,每年都徒步去華北烈士陵園掃墓”,另一網友回憶“1946年8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北返,就是在固原殺出重圍被接應返回延安,毛主席贊譽為‘第二次長征’,其中有多次連續多天日行180里”。網友們通過“意志會帶我們殺出重圍”,得出“今日回看,前輩們信念堅定意志堅強鋼筋鐵骨令人無限敬佩! 現在寧夏固原有學校堅持30年徒步往返百多里向英烈致敬!非常有意義!非常令人欣慰!后繼有人!祖國輝煌少年可期”。最亮眼的是眾網友就此看到了紅色基因的強大生命力,看到了未來接班人的強大,比如“革命英烈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在這些孩子們身上看到了國家+民族的未來+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后繼有人”;再比如“致敬敬畏革命英烈,這些孩子們都是國之棟梁”,“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昨日長纓在手,今日已縛蒼龍。為固原中學的歷任校長的堅持[強][強][強]”,熱切期望“就該這樣,不能遺忘,必須代代相傳下去,現在的祖國江山是他們打下的,我們必須守下去”。最重要的是,很多網友由此聯想到教育目標目的教育方法舉措,比如網友不僅感嘆“現在的孩子太需要這場教育了”,“現在的孩子渴盼這樣教育”,而且贊嘆這是“教育的脊梁”,“固原中學師生在全國帶了一個好頭”,還透過“徒步108里祭奠英烈”揭示其中內在本質:“越來越證明人民關心黨和國家大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學校師生校長還是有的,今天全國各地已經不少的學校師生開始學習寧夏固原了,表明全國人民各學校師生醒了,起來了,這是中國希望的關鍵之一”,斷定“這就是真正的中國龍”,“硬核的脊梁,后人必需的信仰”,熱切希望“代代傳承紅土魂”。


7.jpg


三是“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引發的教育擔當大討論“浮萍一朵飄”的“清明節“英雄路”經歷整整14個小時(應是15小時),108里走出了中國最硬核的脊梁”視頻,網友留言,贊揚“這個地方教育局多能扛事,校長多有魄力,班主任和老師們有多支持工作,孩子們的家長多通情達理”,“為學校,為學生,為所有參與志愿者,后勤服務,陪同家長點贊”。為什么網友竭力點贊學校、老師和教育局敢于擔當,就在于這項活動開始就有爭議,中間有爭議,有家長的擔心,也有社會的議論,更多的是孩子安全和體力諸方面的問題,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能夠堅持30年,是全體師生的積極配合,是學校的育人擔當,也是包括教育局和社會各個部門乃至黨委政府支持的結果。由此網友發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一萬個贊”的高度贊揚,還“希望武漢也有這樣的校長”,“希望這樣的老師多一點。孩子們心靈上愛國愛民愛自己。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多網友認定這是“中國應有的愛國主義教育”,期盼“我的孩子多參加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今日寧夏V”的“30年風雨無阻,108里紅色傳承,寧夏3200名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徒步百里祭任山河英烈,所有師生已安全返回。這才是中國少年的熱血模樣”視頻,網友留言,“第一屆提出這個愛國活動的人,值得點贊,把它堅持30年的老師和學生值得點贊”,“關鍵是我們的主導者們得有好的參謀和一顆愛國的心,致敬層出不窮的廣大的愛國者”;網友力挺“這才是踐行品德兼優的樣子”,“這種做法,堪稱時代的典范,央視應該轉發”,“寧夏人的光榮,傳統教育的典范”;網友激動地通過“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大家好!你們是中國土地上最有朝氣蓬勃,最有正能量的師生情行動,最大愛踐行的時代風貌”,“這個縣教育局給全國做了一個愛園教育的典范,應該向全國推廣。強烈要求取消游戲,還孩子們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健康的身體”等感謝組織者參與者和學校的上級部門,并從“這樣的活動意義重大深遠,當今的孩子太需要正能量教育、需要意志與毅力磨礪”,把這項活動概括為“國防教育的典范,國家強盛之根本”,認為“紅色教育,行走的思政課,學校能30年堅持這樣的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值得全國推廣”,而對“全國學校都要向寧夏學習,特別清華和北大學成后不要忘記先熱和祖國”的提醒警示,更是發人深省。“寧夏日報”的“寧夏固原數千師生徒步百里祭英烈,最后10公里有人腳磨破皮,有人相互攙扶,但都不愿放棄!”視頻,網友留言“這節課比在教室里上一年都有意義”,“磨練筋骨磨練意志,磨練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稱贊“這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真勇敢,不怕擔風險,不怕被嘲笑,不怕被罵,堅持三十年何等有擔當”,“這就是精神!這就是擔當”。那“看一遍點個贊,看多少遍點多少。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的學校和家長們真該好好反思和學習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榮幸”諸多留言,道出了全國網民的心聲;那“強烈建議全國各地學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包括港澳臺”,“全國所有學校都該組織學生們參加有意義的愛國教育,勿忘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幸福生活”等大量留言,更是表達了廣大群眾的呼聲。由“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引發的教育方向、教育目標、教育擔當的大討論,引發的強烈建議和急切呼吁,都反映了全社會都在關注學生“接過紅旗肩上扛”,都不贊成教育市場化再繼續下去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8.jpg


四是“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引發的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呼喊“寧夏廣電新聞中心”的“央媒看寧夏丨“行走的思政課”感悟歷史傳承精神!”視頻,網友留言,不僅“點贊青春熱情,賡續紅色基因”,“為央視報道點贊”,而且認為這項活動“是身體的磨練,更是精神的傳承。用實際行動踐行‘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比百遍千遍說教更有影響”;還立足學生們“好樣的,有希望”,稱贊“江山多嬌,烈士千古;紅色激勵,奮進前程”“固原縣不愧是革命老區,這么多年過去了,固原人依然保持著淳樸善良的性格”,“少年強、則國強。先烈們請安息吧。你們用生命換來的繁華盛世,有后代來守護”,不少網友發出“我明年也想去參與”的愿望,呼吁“呂梁山、南京等地更應學習固原師生的精神”。“心悅日常分享”的“寧夏孩子徒步去烈士陵園”視頻,網友留言,認為“這學校教育太好了,給孩子們大大點贊”,盛贊這項活動是“人生成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大愛傳承接力賽的深情贊禮”,“一次有重大意義的革命洗禮”,堅信“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一生難忘”,“苦不苦想想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一輩。固原做到了,全國學習的榜樣”。“寧夏新聞網”的“今天,多所學校師生固原徒步108里祭英烈”視頻,網友“你們都是國家的后備力量,國家棟梁”,“崇高其愛國主義的信仰、鍛煉其鋼筋鐵骨的體魄、培養其集體主義的精神、準備其承擔國家民族的重擔”,“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希望這個從固原二中發起的信仰之火,能照亮更多的地方”等留言,真實表達了他們“接過紅旗肩上扛”的具體行動,網友的“我女兒期待了好久好久,今年算是實現了”,“明年我也要帶孩子一起去!請假一天”等留言,都充分反映了青少年向往紅色教育的熱切渴盼。而網友的“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牢記毛主席! 感謝偉大領袖毛主席創建了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子弟兵隊伍、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創建了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不忘來時路,不懼未來遠,這種精神跟長征精神,跟抗日精神是一樣的”,“優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值得推廣學習”等留言,準確回應了應該進行什么樣的愛國主義教育;諸如“這些活動比在教室里講歷史,強n倍”,“為了理想,為了傳承,堅持不懈,全國推廣”,“最強愛國教育”等大量留言,則回答了采取什么樣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諸如“從國家教委就應該出臺文件,每年每個學校都應該舉辦一次以上類似的活動”,“全國的中學生都應這樣!只有這樣,才能鍛煉意志,傳承精神!我們小時候每年的清明都步行去烈士陵園掃墓”,則是呼吁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如何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品質。“第一現場&壹深圳”的“固原學子徒步百里祭英烈圓滿收官,為何一場徒步能堅持三十年?”視頻,網友留言別具一格,則對新聞媒體提出了要求。比如“這才是正確的教學理念”,“這才是該走的路,我們小時候清明就去給烈士掃墓”,“這才是媒體所要宣揚的東西”,“孩子們很棒,這才是媒體要關注和報道的”,“感謝記者,感謝媒體的報道!我的母校,我是30年前的第一批,看到報道自豪又激動。感謝大家的關注”,希望媒體很好引導,是善意的提醒,也是新聞發展的方向。


9.jpg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的精句,同樣也適用于寧夏固原的徒步百里祭奠英烈思政課。令人振奮的是,不僅寧夏有很多學校學習,全國也有不少地方學習,湖北恩施高中等地就是代表。這是“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必然的震撼,也是必須的震撼。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是偉人當年氣壯山河的詰問,百年來優秀的中華兒女用前赴后繼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設新中國回答了這一雄心壯志的詰問。如今無數徒步祭奠先烈的少年們,也正在用實際行動繼續進行偉大的回答。


“徒步108里祭奠英烈”更多些吧!讓“徒步108里祭奠英烈”信仰之火盡快燎原吧!讓“閃閃的紅星傳萬代”!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