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俄羅斯國家電視臺采訪中,普京回應了公眾的一個疑問:“我們已經無法再回到社會主義,但資本主義什么也沒給到我們,所以當時為什么不征求人民意見呢?”
普京講話有四個要點。第一,上世紀九十年代征求過意見,74%投票贊成保留蘇聯,最后是由俄聯邦最高蘇維埃投票,代表民眾同意解體蘇聯;第二,提出和解散蘇聯的,是蘇共,是戈爾巴喬夫和反對派代表的蘇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國家已經變樣了,除非發生嚴重的內部沖突,已經不太可能回到社會主義;第四,一切國有化是一回事,把國有化的企業經營好是另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普京在做什么?他在統一思想,彌合國內各種派別的觀點分歧。走什么樣的道路,歷史的偶然或必然已經化為已然,俄羅斯如想在當前條件下走社會主義道路,只靠左派通過合法的辯論贏得民眾,而不經歷內部嚴重的矛盾沖突,是無法實現的。而嚴重的矛盾沖突,對國家和民族來說,會受到巨大傷害,是不可承受之重。與其對立,不如盡早達成共識,團結一致為國家民族謀一條出路。
蘇聯解體已經34年。經歷解體慘痛代價的蘇聯,走向了當時蘇共黨內一些人向往的“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道路。但是,34年來,這種可以“終結歷史”的美好制度,并沒有給蘇聯人民帶來他們想要繁榮,仍然陷在俄烏戰爭的泥潭。而那些輸出制度的美西方國家,也用自己的實踐證明,市場原教旨主義主導的資本主義道路已經走不下去了。所以,普京才說,俄羅斯已經存在國家層面的干預和調節,也就是說,俄羅斯所采取的,也并不是他們之前所向往的自由市場經濟,而是具有“俄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道路。
普京答疑其實有話外之音。第一,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回憶這段歷史?因為回憶歷史就意味著批判,批判就意味著清算,有些人是不愿意面對的。第二,解散蘇聯的決定,違背了布爾什維克主義,不代表多數人的意愿,是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作出的決定,他們站在少數人一邊,卻決定了那一段斯拉夫民族的歷史。如果用教員的話說,是蘇共黨內的修正主義,否定了蘇共黨的領導,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第三,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可以通過和平演變。而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只能武裝斗爭,要付出血的代價。國內利益割據局勢已經固化,不經歷血與火的革命,這些人是不會放棄既得利益的,因為這些寡頭精英正在掌握著國家的主權。第四,即便國有化能夠完成,也很難做到把國有企業經營好。從目前看,沒有一種制度可以防止“化公為私”,沒有一種制度可以徹底根治腐敗。不能防止和根治這些問題,就無法避免“資產階級在黨內”的必然結果。
普京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一個國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難如蹈白刃。不付出慘痛的代價,很難得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因為真理從來不是教條主義,是需要去實踐和應用的,需要去碰撞和流血犧牲的。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掌握了真理,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固而執之”,薪火相傳為之奮斗的;是需要不忘初心,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當做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是需要保持主體性,不受任何外部勢力和利益誘惑和控制,然后不斷生發適應性和創造性,去接續創造自己國家和民族事業新的輝煌。
對于中國來說,這是教員畢生的知與行,也是人民的重托。
作者:毛粒子;來源:毛粒子Maons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