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毛澤東主席重上井岡山。在當年革命烈火燃起的地方,領袖心懷執政黨的崇高責任和人民群眾的深切重托,結合中國和世界的現實,發表了這些令人深省的重要談話。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偉大領袖逝世前有許多重要講話、重要安排,都是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關切和高瞻遠矚。回憶這些頗有意義。
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一線貫穿其中的則是愛國文化。家國情懷的山西老百姓,把愛黨愛國的紅色文化,早已融入到人名地名街名,融入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和骨子里去了……
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毛澤東主席1962年發表這首詩詞時,毛澤東把“但看黃花不用傷”,改為了“戰地黃花分外香”,把詞中唯一的一絲傷感氣氛都給剔除了,只留給人們一派蓬勃的戰地秋色。
泰岳廟祭天,大槐樹祭祖。中華大地寺廟雖多,並非“封建迷信”一言蔽之,而是彰現了中華民族“國泰民安”丶“和諧和善”的文化宏愿。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過程。
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標志性成果,在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發展史上無疑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作用。
一個打破西方神話的古老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世界還是原來的世界,但中國已不是原來的中國。歷數上下幾千年,集文韜武略、文治武功于一身者,唯其一人。
以人民為中心,無論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都要尊重民意,聽得進反面意見,只有放下架子,聽取群眾呼聲,才能實現真正的“大”,這就是“隰縣誠意”的最大啟示。
我們必須還要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群眾,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形成一個空前強大的斗爭力量。我們有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就能無往而不勝。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