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次提出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
“要完善區域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要繼續實施。各地區要確定工作著力點。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共享發展是我們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仗的“總部署”,規劃了“路線圖”,
一圖詳解習近平出席G20峰會和APEC會議有哪些成果。
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形勢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負面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國家經濟尚未擺脫衰退,全球經濟復蘇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會上,習總將談到對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和主張,也會結合中國“十三五”規劃建議,介紹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政策舉措等等。
理解決定貫徹,理解也決定落實。只有準確理解、吃透精神,而不是抓住一點、任意曲解,才可能真正細化落實好,達到中央確定的改革目標,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讓我們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伙伴精神,通過我們的行動,努力形成各國增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贏格局,開創世界經濟更加美好的未來!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座談會,習近平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了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等要求。
大數據很任性,它的分析有根有據,拒絕流言蜚語;大數據很友好,它提供各種權威參考,它創造綠色經濟,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在剛剛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上,不僅提出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還提出了“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14日下午抵達土耳其南部海濱名城安塔利亞,出席15日至16日在安塔利亞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0次會議,
國家發改委1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規劃問計求策活動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胡祖才及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11月7日“習馬會”前后,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出所料地口誅筆伐,反對、抗議。但有意思的是,8日上午蔡英文還在猛批馬英九“企圖替對方傳話”、“不符合人民的期待”。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關鍵領域,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國企改革和軍民融合等引起了我們智庫的關注。
“四個全面”是一個有機整體,需要協調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個全面”的邏輯關系有很深刻的論述和形象的比喻。
近年來兩岸交流突飛猛進,兩岸和平發展大框架已經邸定,兩岸良性互動的模式已經建立。此時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對這段成績的肯定,既有加以鞏固,也給未來指出方向。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站在時代高度對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作出新部署。
轉型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要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要素投入推進到要素投入效率的提升階段,再到創新驅動的一個過程。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