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成功三個要素: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集團,聽得進去批評;有一個嚴格有序的規則、制度;有一個龐大、勤勞、勇敢、善于學習和強大執行力的奮斗群體。
企業成功只有一個經驗:三分靠制度,七分靠執行。成功的結果=制度(規則、職責、流程)+執行(落實、檢查、考核)。除此之外,別無捷徑可走。
兩天前,小米MIX3發布會上,雷軍說:“我們的目標是干翻華為!”放在三年前,他們口中的假想敵,肯定不會是華為,而是蘋果。而現在,就是華為了,華為想躲都躲不開。
華為從零起步,從無資本、無技術、無人才,發展到今天成為全球通訊行業的領軍者,靠的就是創新,包括理念、制度、管理的創新,尤其是技術的創新。
正職必須要敢于進攻,是狼的標準;副職一定要精于管理,是狽的行為。任正非總是可以把艱澀的管理理念通過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
規模是優勢,規模優勢的基礎是管理。大規模不可能自動地帶來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產生的,盲目的規模化是不正確的,規模化以后沒有良好的管理,同樣也不能出現低成本。
毛澤東思想也確實影響了中國很多知名企業家的經營管理理念,比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海爾CEO張瑞敏等都深受毛澤東思想的影響。作為企業家,應該學好毛主席的七篇文章。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許多外貿出口企業和國內中小企業憂心不已。美國瞄準的是中國的產業振興政策,包括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怎么辦?
我們許多模具企業購買了國外最先進的加工設備,但是,國內模具企業人均產值與國外相比還是差一段距離,要有較高的企業人均產值,還需要有先進的管理。
在如今90后、95后的時代,只給予他們抽成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員工變成企業真正的合伙人,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自我驅動力,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和戰斗力。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