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突曝猛料令人震驚,這技術中國絕對世界遙遙領先!
真是沒想到,中國空軍真的是太強了!這次別說吹牛了,比過去吹的牛還厲害,而且是央視直接爆料蓋章!看完央視的報道,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難怪巴基斯坦可以吊打印度,這樣的技術,莫說印度被吊打,就是美國來了也得被吊打。
央視剛剛曝光的消息顯示,巴基斯坦這次擊落印度戰機并不是此前傳言的所謂“A射B導”,而是“A鎖、B射、C導”,這個和占豪此前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占豪掌握的信息并不足以確認是“A鎖”,現在央視給正身蓋章了。
所謂“A鎖、B射、C導”模式,就是由地面防空系統(如紅旗-9B或紅旗-16B)的火控雷達完成對目標的精確鎖定,然后由戰機射出導彈,導彈發射后戰機就不管了,導彈由第三方(如預警機或數據鏈系統)負責中繼制導,確保導彈精確命中。
這套系統的厲害之處在于,它是一套數據鏈系統。對方戰機來了,雷達首先就發現了,發現以后雷達就一直對該目標保持監控,然后到了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系統的范圍內以后,直接由火控雷達鎖定目標。由于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根本就在戰機的探測范圍之外,所以戰機此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鎖定。目標被鎖定后,處在敵機雷達探測外的飛機就可以發射導彈了。導彈發射后,戰機的任務就完成了,導彈的控制由更強大的預警機來完成,直到命中敵機,對方連怎么回事都不知道,而且留給對方的逃生時間就是彈射出艙,晚幾秒就直接掛了。
坦率說,當看到這樣的作戰系統后,我們就明白了印度飛行員為什么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擊落的。這種狀態,如果是美軍過來,如果面對中國的系統,其結果也和印軍沒什么兩樣。
大家還記得嗎?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曾在央視采訪中明確表示過,我們的戰略預警雷達能看八千公里。八千公里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就意味著距離中國八千公里的飛機、導彈的活動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八千公里都快到美國本土了。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什么戰機能和中國的這套系統對抗?中國雷達不但看得遠,還是反隱身雷達,美軍戰機剛起飛就已經被發現了。然后,到了我們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鎖定范圍以內,這個就被鎖定了。然后像我們的紅旗-19反導系統的火控雷達是610A情報雷達,采用氮化鎵T/R收發模塊,最大探測距離可達4000公里,能夠探測和鎖定來襲的高威脅目標,這就意味著敵機可能在4000公里外就已經被鎖定了,無論是防空導彈、空空導彈都在那等著呢!系統早就瞄準了,到了射程按鈕一按,敵機就下去了!紅旗19導彈射程500公里,霹靂17導彈常規目標射程500公里,像預警機那樣的大型目標則是1000公里到1500公里甚至更遠。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吧,現在中國的軍事科技就是一個大的作戰系統,它是把所有的作戰單元都網絡化了,完全是一個多層次、立體化、共享聯動的作戰體系,地面、空中、衛星都是聯動的,央視其實還沒說衛星,但實際上我們還有衛星。那么。請問大家,咱就用腳指頭的邏輯去想,這仗還怎么打?敵人都沒法打嘛!
所以,現在我們再看巴基斯坦和印度作戰的這個結果,再根據央視曝光的信息,以及過去我們掌握的信息做一些推導,我們就明白了,相比中國那個大的作戰體系,巴基斯坦的那個作戰體系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小模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為啥說這次空戰完全顛覆了傳統戰爭的認知?就是因為這個系統,我們打游戲都不敢這么想,結果現在已經實現了。這種模式的探索,過去只有中美兩國在探索,但從過去美軍披露的信息和美軍的表現上看,我們早已超越了他們多年前的PPT,他們恐怕連他們PPT上的20%都還沒完成。至于其他國家,還在玩傳統空戰“鎖定-發射-制導”這種作戰模式呢!
我們現在預警機向外披露的是500公里的探測距離,傳說中正在測試的空警3000探測距離高達1000公里,那就意味著我們只要開發出來射程達到1000公里的空空導彈,就意味著敵機在1000公里以外我們都可以把它輕松擊落。我們有沒有這種導彈呢?有消息稱,正在研發的為六代機搭配的霹靂21針對常規目標的射程就是1000公里以上。那么,我們六代機都有兩種了,我們的導彈還遠嗎?
所以,看到這里,還懷疑我們的作戰體系、我們的空軍已經站在世界之巔了嗎?客觀而言,我們不但戰機比對手先進很多,美國現在PPT上的六代機都與我們試飛的六代機性能差一大截。美軍之所以不敢再設計,是因為他們達不到那個指標。這意思就是,美軍現在連吹牛都不敢吹太猛了,因為有中國試飛的六代機在哪卡著呢!但這一切與整套作戰體系相比,依然還是小巫見大巫!
當很多人還在討論到底是美國的F-22厲害還是中國殲-20厲害的時候,中國軍工人早就在設計理念上實現了對這些常規思維的降維打擊。想想看,像現在這種作戰模式,幾年前我們敢想嗎?但現在已經實現了,大家想想我們軍工人努力了多少年?過去,占豪只是在文章里簡單講講中國軍工科技的一點突破,結果就被噴吹牛,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寫文章噴占豪“盲目樂觀”呢!殊不知,中國軍工人實際上所做到的,要比我們想象的夸張得多!相信現在很多戰友就應該明白了,占豪一直給大家說的“占豪說得很保守”的內涵了吧?
時至今日,中國早已在技術邏輯層面走在了全世界前面。從地面雷達蓋過天疆主導態勢感知,到空中導彈遍地開花精準收割,再到空中指揮塔耳目全開掌控萬軍——這一切早已不是某一型號驚艷登場就能取代的整體戰略優勢了。
所以,這不是“哪系飛機最好用”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能讓所有力量互相信任并完美協同的體系”。而中國不但有了這套體系,而且已經在實戰檢驗的戰場上大放光彩。
此時此刻,就不得不再提一下前幾天占豪專門寫了一篇國防科技大學王戟教授的文章了——《比鋼鐵還硬!輪椅上的沖鋒者:國防科技大學王戟研究員的“戰車”人生》(點擊藍字查閱)。我們今天軍事科技的突破,就有身殘志堅的王戟教授一份功勞!
王戟教授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后留校投身高可信軟件領域研究。2000年,作為國內最早倡導此研究的人之一,王戟首次提出“高可信軟件技術”這一概念,并結合研究實際形成學術論文,在學術界引發共鳴。理論研究取得成功后,王戟又結合工程實踐中的具體案例,在國內首開《高可信軟件技術》課程,把這一國際前沿理論引入研究生課堂。那么,我們這些作戰系統之所以能有效的互聯起來,在軟件商依靠的是什么?就是王戟教授提出來的這門學科——《高可信軟件技術》。有了這套理論才有了我們技術的突破,有了后來的《高可信軟件技術》課程才有了我們國家培育出來那么多人才,也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這種能力。
更厲害的是,我們可不止這一種能力,而是各種能力都強!雷達看八千公里是不是覺得很天方夜譚?空空導彈能打上千公里是不是很科幻?“A鎖、B射、C導”這種地、空、天、網的四位一體是不是令人驚掉下巴?還有我們軍艦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所帶來的全電推進、電磁彈射、電磁炮······當然還有現在正在試飛中的六代機······
來源:占豪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